周三(3月3日)开盘论市:依据量潮趋势把握操作
(2010-03-03 11:04:15)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每一天上午开盘前都要注意相关的信息,看看消息面因素是否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变化,最直接的当然是政策的宣布,对市场操作信心会出现立马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市场人气倾向,接下来当然是欧美股市及亚股开盘变化的影响。
盘面上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前一天的强势板块及个股是否可以持续,例如周二相关的3G概念个股上涨今日是否持续,这个是板块人气的焦点,也是研判市场人气后续力度发展的重要指标。
这些因素有其一定的影响、延续的作用及结果,对盘面的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干扰,所以需要跟进追踪市场热点变化才可以跟上市场的脉络。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例如“2月四大行新增贷款不足3000亿,环比大幅回落”,这个信息央行在控制资金的流向上加足马力,已经初见成效可以稳定控制货币供给,再调息的动作也因此降低。
另一些会产生影响的信息例如市场能动问题,其中新增开户人数对比,近三周的开户人数为76.2654万户,以过去每户4万元水平估算,大概为市场注入新资金305亿元;12月至1月份发行的基金估计可以达到516亿元的水平,2月份有130亿元,3月份预计可以募集173亿元,这是市场新资金的来源,而三月份IPO的募集估计资金需求1334亿元,对比估算资金缺口需要853亿元,从目前市场的成交量来看,的确有些叫人担忧,即资金不足对市场就是一个致命伤。
另一些信息诸如两会开会期间是否会有政策性的宣布,或是两会的议题倾向,同时两会针对预算案及医改问题的提问,也许对单一板块会产生立即的影响,或是如这则新闻“政协发言人赵启正:私企总利润增幅超国企”,是否说明私企的投资已经获得正面的回报,这些也可以说明景气复苏的初步征兆。还有一个对未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新闻,如“地方政府负债或超8万亿 违约风险已现”(新浪新闻),这些也是后续要进一步关心的问题。
有些信息会立即出现影响,而有些信息会有滞后性,这个部份很多时候是取决于市场的感受与解读,不过有些时候本来是正面的但消息出来后反而变成负面,相反的状况也会出现,差别就在市场最后的认同问题。在某些阶段中板块的轮动也有一定的差异与关联,此时当然要注意个别差异产生的影响,但这些因素都跟钱有关,如果资金不足比较严重,不管心里想法如何?不见得可以顺心如意,所以最后还是要放在市场来检验。
每一天的盘势会直接受到欧美股市及亚股开盘的影响,所以这个部份直接影响的市场人气倾向,不过最重要的还是A股本身的趋势原因,因为当趋势属于上涨即使出现外围股市大跌,虽然会促使A股低开,但是低开之后还是会持续拉回到原来的上升轨道中,所以重点是自身问题。
就如目前的状况,A股的量潮趋势已经向形成跌势,只剩下均价线的趋势还没有完全改变,这是时间的问题,当时间运行到了,即60日均价线与120日均价线形成“同步死叉”时,还是要进入价格趋势的下跌。
多数人只有看到均价线的变化,很少关注成交量的倾向,更不会对比长线量潮的转变,例如120日均量线形成的趋势改变,在目前还有1380亿元的水平量,要改变这个量潮压制至少需要持续11个交易日成交量比对应量大,否则根本不可能改变量潮趋势。当它不属于多头涨势的时候,压回修整量缩就是趋势形成的结构,一定要用时间去换取空间,绝对无法在短时间内就期待克服上方均量线的压力。
如果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必须持续的增量达到120日就均量线的水平,或是至少达到60日均量线的水平,如此才可以期待化解上方来自于60日均量线的量压,否则仅仅只是看价格的强势是无法有效改变量潮趋势的反转。如果对比120日及60日均量线的地量水平分别低于500亿元以下,显然量潮萎缩见底量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周期要等待。
对比周二及今日板块的效应及热点的持续,显然今日还是有集中性的个股持续发力,只要盯住这些股来把握还是可以创利,但要留意渐渐弱化后的改变。如果谈趋势那么下跌趋势还是没有改变,不能简单因为看到指数重新拉回3000点以上就认为可以不跌而上涨,如果从趋势的角度来看,目前仅仅是跌势中的反弹而已,一般的散户都会在反弹中抢进,中大实户会将反弹误以为回升,市场常常都会如此,也就难以避免多与空看法的不同。
目前的量潮结构形成底下有10日均量线与20日均量线“同步金叉”形态,但是上方有60日均量线的压制,所以短期上多头可以反击,但从趋势来看多头注定失败。如果依据短线操作你可以把握住这样的反弹格局,但是千万别期待有更大一个级别的反弹出现。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多头围绕在48周线形成的反击能力增强,形成这个阶段的拉高,本栏从趋势发展角度来看,始终依据趋势看跌,不会轻易改变,而任何上涨只会视为反弹。从2月24日上涨至今也有100点的涨幅,多数人会认为这一百点没有把握好,股指上涨就是看错。
这样看问题的基础在于小幅度中的观察,与本栏谈趋势发展的概念是有出入,反过来看1月26日,当时不是形成大跌吗?这样也没有差错呀!重点在趋势发展呀!
趋势发展才是关键性,而成交量是决定趋势发展的重要关键,是重中之重呀!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