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耕谈】2995-2933点区域性分析

(2010-01-27 13:47:07)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成交量继续萎缩,变本加厉,两个小时只有交易502亿元,同比大幅度缩减。以120分钟线来观察,本周出现了明显的断层量行为,而这是发生在空头量潮环境中的缩减量结构,属于下跌趋势,就不可以应用在多头量潮趋势中的断层量来解读,这是一种缩量见低点再有低点的量潮循环,不仅不可以用缩量止跌来看待,反而要注意买盘缩手后,缩量再下跌的恶性循环。

《麦氏理论》分析的核心基础在于成交量分析,特别是在空头跌势环境下,量能潮循环演变更是决定着价格的变动节奏,量太小不容易上涨,量太大也不容易上涨,当跌势形成之后,除了时间是最好的调节剂之外,别无选择,任何试图用外力的方式来强力改变的鲁莽行为,都是枉然,而且搞不好只会形成更大的破坏性和不利局面,上午的文章已经说明,很可能会延长下跌的时间和空间,对多方一点好处都没有。

但是在只有做多机制的市场环境下,除了做多还能有什么方式来获利呢?是的,没有其他的选择,即使玩权证,也只有做多一个方向,那么在只有单边市的交易规则下,下跌就是不容易获利的,而且很容易带来资产的缩水,动辄得咎,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从上午盘的演变过程来看,量能潮的衰退使得指数再创新低点,仍然是早前亮话不断说明的量价关系,上涨时缩量、横向运行时缩量,只有急跌时才释放量能,这仍然表现出买盘缩手后的失望性追杀行为,这股力量、这种行为不改变,就很难以期待会立马酝酿并形成反击。上午盘的分析中就谈到,至少也都需要2-3次的止跌性反击动作出现,才有机会促成下跌趋势中的缓冲结束,否则就别想期待盘中的任何反击行为,哪怕是很有力度的动作,都不容易期待隔天会更好。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以上午10点钟之后的走势观察,的确是在1030分出现了一次明显的止跌性反击动作,但比较可惜的是量能继续衰退,这很可能会让部分投资感到失望,不过这也是合理的,因为还不可能立马让更多的投资者朋友认可,也不可能在急跌之后,出现的反击动作就立马吸引资金进场,这在多头环境下一定是如此,但是现在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不过有一些比较明显的跌势缓冲迹象,这也是亮话周二就不断阐述,只有向下回档至2995-2933点的指数区域才有望形成这一特征,这是从3300点下跌以来的第一个“阻碍”区域,但实在还不能作为下跌的终极目标,无论以日K线观察,还是周K线的角度来看待,都很难以在这个时间点上期待不会回到2900点以下区域,而即时就不能不向下继续测试前个低点,而这也还只是个过程,因为仍然会是下跌趋势主导投资者的心理趋向。

仍然来看上午盘的走势,第二个小时虽然没有带来更多量能的跟进行为,但是这却是此次下跌以来,比较明显的反击动作,固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是在2995-2933点区域的强力躁动,姑且不去思考这到底会有多大作为,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技术条件的解读,来事先掌握市场的变动规律,也就可以率先掌握到诸如隆平高科(000998)式的上涨行为。

如此说明,不是要大家如何去买入股票,而是要能够通过分析过去走过的痕迹,来推演未来可能要走的轨迹。这可能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从来都不敢想象的,但是《麦氏理论》的分析体系,已经早早地说明在先,这显然是可以率先掌握的,只要掌握《麦氏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就可以轻松的掌握市场变动的脉络,不仅仅可以避开此次下跌,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投资作出恰当的选择。

下午盘如何改变,绝对不是看到第二个小时的稳定就大为叫好,显然量价关系是不符合条件的,那么就还需要多次反复的修炼,才有望带来比较有力度的行为,否则还是会白做工,甚至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尴尬境地。

所以本栏更倾向于,已经建立了适宜自己操作体系的投资者,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投资者,那么可以在2995-2933点区域打狙击性的游击战,否则权当成是一种学习,坐山观虎斗,了解并掌握多空交战过程中的博弈心理,总结、提升并逐步构建自己的分析架构,这始终是亮话会给予每一位投资者朋友的建议,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