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长期均量线的转变
(2010-01-14 17:00:07)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市场在分析量潮的变化时很少用到60日均量线的关系,偏偏这个量潮就是分析应用的关键,当然操作应用在20日均量线,但趋势判断在120日均量线。
120日均量线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有的,它的主要作用就在趋势的判断,尤其市场的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分析。例如08年11月9日出现投入4万亿扩大内需十项措施,这个消息最后必须看到资金投入建设才算数,但所谓资金投入主要在钱拨下来以后就可以成就建设,当用在铁路基础建设以后,就可以直接看到成果。
但是股票市场的资金投入呢?当时消息面出现以后,水泥股及基础建设股都在上涨,如今回头看,当时上涨的个股现在反而构成了压力重重,再怎么拉都涨不动,而且市场根本不愿意再炒作这些个股,为什么?因为换手太多,也过了市场流行阶段。
说穿了,市场流行的炒作主流才是重点,如果市场不流行的炒作股,根本就没有机会,09年11月9日经过一年后市场炒什么题材呢?似乎不明显,不过指数与成交量的分水岭很明显,更重要的是09年11月24日以后的变动,及到了12月9日以后的转变,这些才是问题的关键。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市场的众多分析不会谈论这个部份,因为从来就未曾针对成交量进行长期的比较,不过这个问题恰恰是市场分析的重中之重,例如当120日均量线创下历史最高量1624亿元时,你要注意的是:
第一、 未来是否会再度创出更大的水平?
第二、 市场是否可以承受这么大的量潮滚动?
第三、 对比指数股价是打折的会有什么影响呢?
显然第一个问题已经说明这个水平量潮就是目前市场的高度,在政策扶持投入4万个亿后形成的市场共识拉抬,或是来自于政策的关注拉抬,在09年初一路上涨最高也就到3478点而已,投入的资金量滚动更快于之前,但是幅度对比6124点差距甚远,说明一样的资金无法创造同比的高度,表示市场资本额放大已经膨胀,价格打折或是腰斩是必然,未来市场也许会形成指数上涨量潮不大,或是针对个别板块上涨不需要滚动大量推动指数,否则如何再生出超过2200亿元大量滚动呢?
要再创造1624亿元的平均值量潮需要用多长时间滚动大量呢?这个就是市场的难度,至少可以看到的未来半年里头是不容易出现,也不要期待了。是否会因为这个大量以后形成横向的来回震荡呢?这个就是大概念的应用判断问题了。
第二是下一个大量滚动会是如何的高度呢?例如针对20日均量线来看,2210亿元是中期的高度,在09年8月7日发生,但是经过四个月到了12月7日以后才出现1969亿元大量旧开始压低,说明中期均量线本身也没有这个能力再推动,若是看中长期均量线在07年6月26日出现的1779亿元还没有突破,这样就陷入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中长期未能创新高量潮,但是长期反而创新高,问题在哪里呢?
估计这样的形态说明未来会围绕在以120日均量线为基础的水平量滚动,所以从现在开始更应该注意120日均量线上下波动量潮的基准,设定波动1.3倍及0.7的水平应该是合理,因此市场最高量2010亿元是合理基础,最高容忍水平在2474亿元;低于1082亿元可视为低量水平,更低在773亿元之间,是否真的如此,试看看,你随时可以论证。
第三点是指数不涨是基础问题,当然也是计算问题,因为市场扩大资金就这么一点,分配到所有股票上就会形成筹码增加资金不增,相除之后股价就会打折,那么有什么影响呢?也许指数不太上涨,在一定的区域来回波动震荡,可以形容为“高不成低不就”的模式,形成没什么变动的盘势,或是来回波动的盘势,却因为成交量移动集中在那一个板块就造就该板块的强势,目前似乎正好是这样的显示。
有没有可能因为突然间缩量后构成指数下跌呢?会的,后面就会看到,即量潮不增但加强集中造就个别板块及个股的节节上涨,但是指数还是纹风不动,甚至于往下走,构成个别板块与个别股形成背离状态,这个说明了越是不换股操作越是赚不到钱,越是认为有风险估计你永远也赚不到钱。
对头,难度加大,观念要改变一下,否则你会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