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价线拉锯后的结果
(2009-12-28 16:59:54)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麦氏理论》的均价线分析中谈到三线鼎立的结构,主要就是以20、60、120日均价线的趋势结构,这三条均价线相互的影响与构成价格的拉锯,这个也是构成今日上扬的其中一个现象与原因。
在均价线的应用中有三个主要的关系,第一是趋势主导的关系,其次大小问题,第三是最靠近的影响力问题。这三个分析方式是用在三条均价线的关系上,在过去我们看到的分析方法论中,很少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推理分析趋势的状况,本栏将它系统化之后,均价线的分析就有了模式的应用。
先谈趋势,所以均价线就是最好的平均成本,因为累积了多日组合以后就构成趋势方向,每一个长短期的均价线尤其趋势的影响力,不同周期有不同周期的影响,不过还是有所区别与划分,例如中短期属于在小趋势中的影响,中长期形成的是一个有效周期内的强势影响,长期是决定主要方向的影响。
所以在操作应用上一定是以最小的为主,因为从小的应用上才能完整的说明当下的状况发展,不过中短期的变化不可能单独存在,它一定会受制于趋势的发展,所以中短期的趋势与中长期的趋势在一定的区间内构成的变化,与长期的结果当然就不同。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例如从来就不可能应用5日均价线作为研判的基础,因为它随时都在改变,而它的基础来自于20日均价线,20日均价线虽可以形成一定的趋势作用,但也不可能主导整个趋势发展,所以最后还是要回归到长线趋势,所以才会有“长线保护短线”的概念产生,因此当然就是以长抑短,也会是以短助长。
长期均价线一定会抑制短期均价线的发展,也是推升助涨短期均价线的要件,没有长线就不可能有短线的方向,短线一定随着长线浮动,这个就是趋势的主导地位,也是均价线分析的基础。
以目前的指数结构来说,正好介于20日均价线下方,在60、120日均价线上方。在上周二当指数跌破120日均价线3101点后收在3050点,当时的120日均价线还在推升助涨阶段,因为它“扣低而助涨”,至少在未来的2个交易日中它是扣减低点,从关系系数来看,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隔天指数拉高,上周四再度上涨以后,指数重新回到120日均价线之上,暂时化解了立即下跌的危险,尤其越过3145点,将时间拉长到9个交易日以上,这样就会减缓了120日均价线的压力,但还是不够。依据目前它的变化,显然主要不是来自于120日均价线的支撑,反而是60日均价线来得更有劲道,因为它的扣减更低,天数更多,所以支撑更强,所以这个阶段要以60日均价线为基础来论述。
就“相对区域”来谈,60日均价线未来还有29个交易日时扣减低位,所以会是助涨,所以当双方累积时间没有超过40天的有利比率,多头还是俱有一定的反扑能力。因此,这里有两个可能状况,一个是持续狭幅区域震荡后延缓下跌,其次是跌破3050点后加速下跌。
从成交量来看实在不可能助涨,那么价格的上涨就是虚的,因为虚所以反击的力量不强,更重要的是中期的压制能力是否会直接发挥?这点才是考验多头变化的关键。
从这三条均价线来谈,120日均价线越来越脆弱,20日均价线形成明显助跌,只有60日均价线还有上涨的优势,不过也是时间关系而已。同时,这个区域构成的是:只能上涨、不能下跌,多头只能勇往直前,万一不幸下跌就会倒地不起。
假如你选择做多,那么只有选择那些趋势形成“绝对多头组合”形态的个股操作,否则就“暂时多观望不操作”,因为很容易犯错,一个不小心,或是拉抬不成一杀下来有形成失败的形态,操作难度与适应度很大,还是多观察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