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8日)开盘论市:回补缺口注意月线压力
(2009-12-28 11:02:28)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在上周的行情演变中,指数持续在120、60日均价线上下区域维持达6个交易日的震荡,最后来搞越过60日均价线上方做收,表示多头在连续多日的拉锯中占了上风,所以今日多头一开盘形成较强的气势,市场操作情绪也比较明显,说明市场对这一刻行情的期待也比较高。
观察亚太地区目前的股市行情,几乎都是高开后上扬的局面,所以对多头来说也俱有相当的激励作用,只要多方可以持续维持上周的强势,基本上也可以稳定中持续将指数推进,所以开盘后必须注意是否维持上周的版块持续强势,同时有没有新的板块可以延续这样的气势,只要这两个条件都符合,那么多头还是可以延续这样的氛围前进。
此时应该要注意的是指数越过10日均价线3153点,准备回补17日的缺口3179点,对多头来说应该具有进一步的强化或是改变了原有的运作,至少缺口已经回补了,也说明后续的推进动作到了另一个阶段发展。不过成交量的萎缩或是无法放大也是一大隐忧,对多头持续的攻坚的确造成了很大困扰。
如何解读从12月9日以后的缩量呢?已经长达13个交易日的成交量都低于60日均量线之下,它是否是大趋势量潮的转变呢?从大量推升创新高到次高量的出现,多头已经运行超过100天以上,目前的缩量显示的是什么概念呢?尤其是120日均量线进入7月2日的大量区域扣减,对多头来说会形成更明显的量压,表示上方套牢筹码已经进入长线的压制,对多头来说也会投入另一个变数。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在这样的基础里头,多方有必要采取主动性上攻的方式来维持多头的强势吗?用这样的策略等于需要用更大的成交量上攻,而且还要持续,如此才有进一步的稳定与成功,以目前的市场条件来看,多头犯不着如此操作才是,因为任何急于短期内扭转趋势必须付出很大代价,这个时候有必要如此操作吗?这些都是我们要深入解读的要点。
即使这个区域反击,也只是在5及10日内的状况,有可能改变2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的趋势吗?以20日均量线的压制来看,今日进入11月30日的进一步大量扣减,多头根本就不可能扭转量潮的趋势,那么有可能在缩量的条件下将指数拉过20日均价线吗?从这个条件来看根本不可能,那么为何要浪费时间呢?显然,这就是市场的矛盾。
市场常常都会做出一些让多数理性看盘者无法想透的动作,但是将时间拉长来观察,只要多一点时间等待最后都会现出原形,说明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的是十足的勇气,但是深一层来看,也等于曝露了自己的弱点等待被打击而已,这样吃力不讨好的操作方式根本无意义。
20日均价线向下的趋势是明显的,逆势对抗中期转变的趋势会付出较大代价,从操作的条件来看实在不值得如此,但是多头在演绎过程中常常知其不可而为之,最后结果出现以后才知道真的如此,但是已经无法挽回。其实,市场行情常常就是这样发展,这些就是市场的心理因素。
一般的解读会认为缩量就是跌不下去,但是没有注意到缩量之后也是趋势量潮改变的时候,所以更应该注意趋势量潮改变以后产生的条件转变,因为这个是趋势的问题,当趋势改变以后操作的条件与模式也要跟随改变。
当然,也有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行情的,例如会谈到政策上不会在这一刻打压股市,也不会让股市下跌,因为还需要从股市融资,所以不会轻易下跌。坦白说这个部份谁都说不清结果,不管你从那个角度来说,任何解释都可以成立也不一定就对,所以只有等真正的答案粗粮以后才会恍然大悟,不过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也有人会从对比的关系来谈,例如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应对上我国在应付金融危机时处理的最好,经济已经稳定又将开始步入成长,看看周围的股票市场表现相对强势,我们怎么可能会不好呢?所以选择看好市场行情。
本栏的观点没有看好,也不会看不好,分析重点在成交量,因为成交量不具有上涨条件,依此推理分析认为行情不具上涨所以会倾向保守。当然,这一刻的上涨与反弹的确很强,尤其回补3179点缺口以后还向20日均价线推进,是否选择在这个区域跟进或是操作就看每个人的操作策略,本栏的观点是在20日均价线区域位置倾向调节。
上述看法说明的就是本栏的观点,简单的说只是个人的判断,应用的是《麦氏理论》的推理分析模式,至于好与不好,结果如何?等后面来验证或是论证,市场认不认同,或是你接不接受,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也只是表达个人的观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