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均价线及指标看日经225指数

(2009-12-19 15:34:44)
标签:

股票

请看看底下的图形,日经225指数均价线及10、20、9的MACD与20KD的图表,先从均价线角度来探讨日经225指数。

在今年5月18日出现60日均价线向上同步金叉120日均价线之后,日经指数形成了持续上涨的动向,假如你从这个交叉点以后才认定趋势的改变,那么速度上已经慢了许多,同时当天的指数是9038点,与最低点收盘7054点差距已经高达1984点,比率幅度已经差距28.13%。

所以用这样来看长期均价线的“金叉”已经是落后的判断,是否可以提早呢?以120日均价线开始翻扬是从4月21日开始,所以应该从8711点开始认定,假如这样差距是1657点,幅度23.49%,随笔说明的状况好,但还是不理想。

在《麦氏理论》的扣减中形成的助推,可以回溯到更早前的推算,如此你可以应用20日均价线的关系推理,从3月13日指数突破20日均价线以后,开始研判是否形成平衡点的改变,然后再向中长期推进,只要这个条件符合,那么成熟的形态就完成,因此实际关系应该从3月13日的7569点开始。

如此,比率就降低许多,而当20日均价线在4月2日向上交叉60日均价线以后,基本上已经确立了多头反击的成功,这个点位也是多头趋势的开始。

请注意!在3月13日时,假如你对比MACD及20KD的使用,你会发现一个事实,即20KD已经站上20°开始形成推进的动作,配合MACD也上扬的动向,说明这两个指标构成多头涨势已经明确,那么从《麦氏理论》“简易指标战法”上应用,已经可以轻易的掌握这个机遇,这个才是《麦氏理论》分析中的重点。

因为将指标建立在以20日均价线作为对比应用,所以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从3月13日开始,20KD拉升以后就直接进入80°以上的高位,尤其在3月24日20K与D值分别达到80°以上时,说明多头的涨势来势汹汹,从这一天开始以后,多头几乎围绕在20日均价线上头推进,始终不回头。

以20日均价线配合20KD使用,你应该立马论断这样的强势,因为当20KD进入80以上后,就表示多头涨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到了3月26日K值进入90°以上,D值越过87°,这个数据说明多头已经高高在上,一幅大涨姿态已经开启,表示已经进入多头的上涨攻击架势上端。

之后的20KD指标形成在80°高位的游移,随有压回或是跌破80°,只要没有跌破20日均价线,那么多头的架势就不会轻易被改变,从20KD的指标显示,多头进入50°以上中心线,翻越后已经站上多头的支撑线,形成持续的上涨,后面只有“大涨小回”的修正,不会形成跌势。

这个就是如何以均价线配合指标来解读盘势,在本次的《麦氏理论》“十大战法”中会特别说明这个部份的应用。

同个时间配合MACD来观察,它也是从中轴线下方立即拉回中轴线,中轴线就是20日线的2倍关系,从DIFF越过中轴线时也表示10日线开始翻扬助涨,将向上交叉20日均价线,这个时候的DEA就会越过中心轴而进入翻红,不是多头从跌势区域立即进入涨势区域,气势如虹。越过中轴线以后,说明已经用空翻多,多头开始向上进发。

以中轴线形成的多空判断说明到3月24日之后已经进入多头涨势,之后的MACD持续形成多头的强势性共计三个波段的上升,也可以论证波浪理论的浪数股算。直到7月3日日经指数低盘20日均价线以后才构成MACD准备跌回中轴线,但20KD已经跌破中心线,因为它们之间差距3~5天的关系,MACD会比较慢。

虽然出现调整,但还没有走完,因此修正以后多头再度进发,形成更强的上涨,在指标的应用时当然就是另一次压到低位后形成MACD及20KD指标在低位的交叉,也表示回到60日均价线的支撑上发挥了作用,7月21日重新拉回60日均价线之上以后,多头再度强攻上涨。

这两段指数的变动是一气呵成的,也说明多头涨势还在,任何压回都是支撑,直到最后20日均价线的下跌及60日均价线的改变。

重点在10月28日日经指数跌破60日均价线以后开始,这个时候形成了60日均价线的下跌,同时持续的往下移动,当60日均价线连跌18天以后,在11月24日也出现120日均价线开始下跌,后来才在12月2日形成60与120日均价线同步死叉,形成下跌状。

请注意11月16日当20日均价线向下交叉120日均价线时构成的进一步大跌,这是中期均价线向长期挤压构成的助跌状况,延续的条件与影响力非常明显。

此时看看指标的显示,都进入了空头的状态,也说明下跌的趋势还在持续。

120日均价线从11月18日下跌后仅仅8天时间又开始上扬,因为12月3日的大涨,这一天日经指数向60、120日均价线推进。到现在它的收盘9978点还构成了有利的支撑。

依据均价线关系,跌破60日均价线后只经过26个交易日就重新越过60日均价线,但是还无法改变60日均价线的趋势,从扣减的关系上推论,它随时要跌回60日均价线以下,这样才完整也合理;而120日均价线还有21个交易日是“扣抵而助涨”,所以暂时性构成的支撑存在,不过波动难免。

短期形成10日的波动,等于说明近期已经进入高位震荡,虽然还可以上涨,但有点强弩之末的气势,只是还在坚持、维持而已,只要一开始起跌,又会加速下跌。

底下在9814点区域有20日均价线向上与30日均价线形成交叉,它们在60日均价线下方,因为是扣低,所以可以形成助涨,但是与指数的距离最远,所以暂时影响力不大。

配合MACD及KD指标来看,显然已经说明进入相对高位,只是在延续时间而已,从10日线来看,周一就是关键时刻,中心点位在12月3日的收盘9978点,及12月10日的收盘9863点。

以MACD指标形态来看,从12月10日回折以后瞬间又拉高,这个操作属于垫高成本加码操作,所以多头势必要坚守12月11日的10108点,当这点位跌破以后就会弱化,或是延伸到10个交易日,即下周四也是一个变数的产生。因此,下周一开始对日经指数来说,天天都在高位起变化。

看看20KD指标,本来在12月10日就形成了准备向下状,后来再度拉高,通常这样的拉高在前5天会很强,一般可以坚持5天,这次已经延续到6天,主要是因为12月14日之后20KD分别再度进入80°上方,瞬间转强,到了16日K值还越过90°,D值来到85°,显示多头的耐力与坚定。

周五实际上已经出现推升乏力,或是开始酝酿回跌,从常态来看,周五本来就应该下跌,多头不认输再度的拉抬,但也将自己逼到墙角,同时更曝露出自己的弱点,所以一切状况周一会明朗。

应该说,下周一拉高的动向不明,再拉高的机会不大,但是一跌就会引发骨牌动作效应。

谈这些是因为找一个没有争议的指数应用《麦氏理论》来论述,可以放下内心的成见,单纯的以《麦氏理论》均价线及指标应用来加以说明,如此应该会更贴近市场,也可以论证《麦氏理论》。

是的,让日经指数来检验《麦氏理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