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避开下跌才是赢家
(2009-12-13 14:54:54)
标签:
股票 |
第三种状况是“时空的改变”,当多与空进入最大涨幅或是跌幅的段落扣减时,也表示进入最大影响阶段的时刻,这个部份本栏在很早的时候就不断强调6月1日到8月4日的这个阶段产生的关系,不断针对这个部份加以说明论述。
本栏知道,真正看到这个关系的人不多,而表达与说明也只有针对“看得懂”、“听得懂”的学员啦!没有参加过培训的读者应该有一些俱有市场经验与聪明者会知道本栏说的因素,也许他们知道本栏在推理过程中的应用模式,但是本栏相信绝大多数人是不会了解的,即使天天阅读本栏分析,估计也会一知半解,因为一个理论的推理分析应用绝对不是“你看多了就会”,还是要点出问题的关键,加上自行思考后才会打通“关节”。
不过当你知道以后你会更发现,或是惊讶于《麦氏理论》的神奇,其实没有什么?只要你知道这些原理,你也一样可以做到,这个就是《麦氏理论》的宗旨与目标,即每一个使用《麦氏理论》的分析者都可以知道一样的时间变化关系,这样才是科学性的分析方法,更加科学的方法。
依据一定时间周期设定后的分析,当这个周期内产生的时间与空间的波动,例如进入最低或是最高的扣减,或是进入最长一个阶段的扣减,都是影响所在。你可以对比扣减阶段的幅度与速度,对比现在的状况,如此就可以找寻出强与弱的差异。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例如进入6月1日到8月4日上涨段落的扣减,对多头本身就是一大影响,对比6月1日的扣减,已经出现11月24日的下跌,从这里可以证明虽然是“扣低”有助涨的能力,但是量潮条件与关系不对,形成了后来的下跌,也就是改变的开始。
再看看从6月1日之后每一天都是“扣抵而助涨”的段落,但是从11月24日的状况却是不断的震荡,然后越来越低,这些都是不好的征兆,也属于《麦氏理论》K线分析中的“强中透弱”的盘势象征。
请注意!从本周二进入6月15日的扣减,上证指数反而弱化,为什么?很多分析是无法说明这些的,但是《麦氏理论》早已经谈到原因的发生,而且早就讲在前面拉!因为三只银行股的弱化,请看看在6月15日时三只银行股是如何上涨的呢?请对比近期的状况,它们的表现又是如何?这些就说明了多头弱化的关系呀!
那么进入越高的指数扣减时状况会如何呢?当然对多方来说就会形成压力逐步加大,到最后就会形成对区域形态的破坏,这点是近期的关键,也是本栏不断强调的变化,也许你没有注意到,不过请对比一下,估计“不说你不知道,一说了、对比了,保准吓你一跳”。
应该怎样呢?当然就是保守应对吧!谁会知道行情发展到这里会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呢?谁又知道行情发展到这个阶段,竟然很多银行股需要再融资?这个就是说明了市场的因素往往时间到了就会开始发酵,很多状况都不是事先可以说明,但是《麦氏理论》已经看到了。
说是巧合吧!就算巧合,但是重点是你如何把握与应用,使到自己不会被行情牵着走,能避开下跌才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