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出现大量滚动吗?

(2009-11-12 09:20:50)
标签:

股票

上一篇谈到成交量的关系,其中应用“三线鼎立”的均量线关系说明了未来量潮的演变,这个部分是从量潮的条件加以对比,最重要的状况在说明成交量的演变,有其从上证指数对比沪深300指数来看,说明这个阶段权重股不会上涨,而更重要的是均价线结构的问题。

一定要注意的是政策的作用意义与护持的目的,同时请注意量潮滚动形成的市场性因素,市场可以承受多少的成交量?即市场的饱和量在哪里?例如对比120日均量线最高在1586亿元,60日均量线在1779亿元,原来20日均量线最高在2171亿元,在在8月7日出现2210亿元最高后形成市场的增量达顶部而下跌。

市场本身的最高量会随着市场的发展、上市总市值的增加而改变,当然也会因为市场资金流动性增加而增加,但是不管资金如何增加,有一个指标是不变的,即风险性指标,假如资金量增加的结果反而无法获利,那么再大的成交量都是假象,因此成交量有一定的高量关系,也有其市场的饱和点,所以《麦氏理论》称之为“饱和量”。

也就是假如这个阶段大盘还要再度上涨,那么成交量必须持续放大,就如7月2日以后的增量。但是必须了解当时的大量出现主要的关键是什么?假如将时间拉长来看,关键时间在6月1日。若是看长期的关系,5月4日也是一个力度加大后的发动。

如果真的持续往前看,时间应该从3月17日开始,但是这个基础是从2月3日突破120日均价线以后走出来的关系,而将时间再往前看,当然就是追溯到08年的11月10日,关键因素就是11月9日政策宣布“4万亿元扩大内需十项措施”。

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或说它是一个酝酿后发动的主动性助推器,主要关键还是在去年9月18日宣告“汇金公司买进三只银行股”开始,整个反转关键就从这里开始,而重要的时间转变就从去年11月10日开始。

经过一年时间,行情已经上涨,这些属于政策性的投入还会持续吗?需要持续吗?假如持续会持续到什么程度?这个部份就是目前全市场在关注的部份,也是很多人开始看多的基础。

的确,行情的热度开始,但是到底会投入多少成交量持续扭转?市场可以接受多少成交量的投入?市场成交量的饱和点在哪里?

从近日指数上扬的状况来看,成交量并没有持续的大幅度放大,请观察三只银行股,除了工商银行的成交量比较多一些,其他的成交量都偏低。进一步观察沪深300指数的权值股,尤其是流通市值对比,请看看那些股的成交量,是增加呢?还是没有增加多少?

假如它们的成交量都放大,那么市场需要滚动多少成交量呢?会吸收市场多少成交量来滚动价格上涨呢?从这里明显的看出市场成交量不容易持续放大呀!市场不可能如此持续滚动大量,而且毫无节制的增量再增量,即使真的看到国际股市纷纷上涨,A股也不能如此放大量推升,因为市场本身就会形成一个“有度”的量潮增减,每一个增与减都是投资的输与赢,所以本栏认为市场不可能再度滚大量或是滚出超级大量。

大量是机会也是风险,所以放出超级大量也不见得就是好事一桩。请以戒慎恐惧的心态时时刻刻警惕,这样才可以永葆安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