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日均量线在市场中的影响层面
(2009-11-10 09:08:45)
标签:
股票 |
20日均价线是多与空力量调整的先行指标,60日均价线是市场运行的操作指标,120日均价线是主要趋势的指标,依据这三条均价线的关系应用,基本上可以掌握各个阶段性转变的关系因素,与板块个股变动或是互动的关系。
当60日均价线开始回调形成主要压力时,此时的权重股也会开始形成回调,是因为权重股回调形成60日均价线回调呢?还是反过来,很多时候也不一定可以说得清楚,而因为这个变化以后就形成个股板块开始回调,初期一定是主要的龙头板块回调,然后形成集体性的改变。
因此,当60日均价线或是均量线形成回调时,也就是大面积转变的开始。那么当60日均价线开始扭转时呢?是不是真好倒过来呢?是的,一定是如此,尤其出现中期均量线开始向中长期均量线推进,说明量潮的推演产生,后面就一定会补量上扬,指数会不断推高上涨,成交量形成滚动上扬。
因为补量,所以会形成量潮放大,就如7月2日当时的状况一样,进入1800亿元的基础以后,再跨入2000亿元以上的水平,最后进入市场的饱和量。
市场饱和量到底是多少呢?会随着市场的放大而放大,但是对比与比率关系还是一样,不会因为市场市值放大以后比率也放大,所以无法认定一个数作为绝对的巨量,或是历史大量等等,但是可以从比率原则推算出一定的关系。
例如这次的大量后回跌,符合了成交量运行时间的20天,也符合超出是个20日渐流行的最大量2171亿元以后开始下跌,只是这次又创出新历史大量,高达2210亿元。在没有出现这个比率关系量潮前,本栏已经事先的将量潮的关系说明,这次也会如此。
这次的量潮形态,请对比三条均量线关系,即20、60、120日等之间的变化,你可以对比07年8月20日后面那一段,估计你对未来成交量持续放大的看法会倾向保守,但因为达到一定量潮水平的基础,会形成市场一个阶段量潮热度维持的局面,形成不容易下跌的感受。
当60日均量线开始翻扬时,也说明板块的轮动将会出现,所以估计未来一定会出现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的轮动,而每个板块轮动时又是由板块龙头号召,将该股股价拉高以后形成比价的关系,进而促使其他板块内个股的轮涨。
是的,从周二开始你会发现这样的动向,周四以后会更加明显。不为什么?因为《麦氏理论》的统计是如此,所以先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