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耕谈】周K线已经取得绝对优势

(2009-11-06 09:41:59)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又到周五,每到这个时候,亮话都会提醒大家能够多从周K线的角度上来看待和认识行情的发展,因为周五的收盘既是对一周以来行情演绎的收官与肯定,也是对下一周行情的延续和展望,而趋势性移动又是主要的方向性选择,所以一定不要忽视周K线的结构特征和趋势性的移动关系对下一周行情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在绝对多头行情下或者绝对空头行情下,大概投资者朋友都容易研判,只要内心里能够笃定而不幻想,依循客观的条件和结构来分析和解读,就可以很好的判断趋势并沿着趋势移动的方向选择操作,而最不容易判断的则是震荡盘整格局,特别是多周期均价线交集在一起时,显得有点扑朔迷离,容易判断错误。

对于当前的格局,从最近三个月的K线结构来看,指数仍然是在震荡盘整,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平台整理,这个时候就容易使得技术分析基础薄弱的投资者朋友对行情的认识产生偏差,不是担心涨不上去,就是担心跌不下去,往往会被这样左右摇摆的态度而困惑,这其实就是缺乏基本的分析基础而导致,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自然容易在这样的局势中局促。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而依循《麦氏理论》的方法论来推导分析,11月份的第一周表现已经是相当亮丽了,从周四3155点的收盘来看,多方已经取得较明显的优势,以K线结构和均价线体系考量,多头是有条件将指数稳定在3107点以上收盘,也有机会将指数护守在3123点以上,那么对下周的行情演绎将会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这并不是必须要做的,就其结构而言,3046点的突破和稳守,已经使得多方渐渐取得了主动权。

而均价线方面的优势格局则在于指数位置已经远离61224周均价线多达近200点空间,应该说今天坚守在61224周均价线之上是易如反掌。而从各周期的移动扣减关系来分析,仅以当前指数所处于的位置来看,未来都至少有3周的时间是低价区域的扣减,会促成6周均价线向上移动。

12周均价线则争取到了9周的时间都是相对的低价区域扣减,会同6周均价线构成同步的向上移动,这不仅会对接下来数周的指数变化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还会助推指数继续向上拓展空间。再来进一步观察24周均价线,继续扣减低指数区域而向上移动,如此三条中短周期的均价线交集在一起后形成的再扩散会对行情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

以上述均价线体系推导分析来看,均价线体系所形成的移动扣减关系对未来数周内的指数上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将给后面的行情提供有利的操作环境。但是投资者在认识到这样的优势格局之后,不能就此毫无忌惮的来看待,昨天亮话和大家谈到,120日周期的移动关系,我们也从周K线来看看,具体的时间和结构是否仍然有需要在操作过程中予以关注的。

本周的上涨的确已经获得市场的肯定,所以参与度也都被激活,在此基础下,也为未来数周的市场氛围提供有利的时机,但是就K线结构观察,3260-3412点区间,仍然是后续上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阻碍区域,而如果K线结构和时间不能够在24周均价线扣减高指数区域之前获得改善,那么后面所面临的问题就是24周均价线所带来的移动扣减关系的影响了。这个部分与日K线上和大家说明的120日周期的移动特征有同样的意境,本周六(117日)北京研讨会上,再和大家作详细的阐述。

综合以上分析,技术结构已经逐步获得改善,对后续行情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天是周五,只有认清楚周K线的条件,才会更有利于布局和设定下周的操作应用,亮话从每一个周期的不同移动视角以及K线的结构上,运用《麦氏理论》的方法论详细阐述周K线的演变,希望能够帮助您在技术上有更完整和清晰的认识。

重要启事:
应读者邀请,117日在北京举办读友见面会,和您分享在资本市场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布局年底行情。欢迎各地读友尤其是北京附近地区的读友,邀请您莅临参加、踊跃报名。
讲题:麦氏理论研讨会暨布局年底行情
地点:北京市丰台区、广安门外、南滨河路菜户营东街60号。北京哈特商务酒店、三楼大会议室。(注:酒店位于西二环菜户营桥西北角,西二环鸭子桥辅路往南走。地铁长春街站或陶然亭站下。周边标志性建筑:中铁商务大厦。 )
时间:117日下午1300-1700
咨询热线:020-375823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