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耕谈】每一位投资者的内心都有一把衡量的标尺

(2009-10-20 09:28:31)
标签:

股票

行情越来越有意思,周一2.07%的涨幅,再次越过60日均价线收盘,且有多达33只股票涨停,倘若对于这样的上涨格局也不为所动,还真的让人不可思议了。行情所展现出来的强势格局,不仅从医药、地产、有色等等板块之间的轮动效应上体现出来,也在成交量能上呈现出增量式的攻坚,周一成交1405亿元,越过20日均量线水平,也高过20日均量线的扣减量,如此在20日均价线向上移动的基础下,又化解了20日均量线的压力,显然这是对中短期结构有利的条件演变。

 

在周一之前的量能结构中还是让亮话对20日周期的移动趋势产生担忧,特别是20日均量线,倘若继续扣高走低,也将会对20日均价线产生羁绊,如今在周一的努力下,似乎已经有所改善,继续保持着中短期结构的优势格局。一直和大家阐明“两股势力的较量”,从周一多个板块之间的轮动到成交量维持四个小时的等量扩增水平来看,在市场稳健的推动下显露出仍然是中短期占据绝对优势,也给短线交易行为增添了较多机会。

 

现在回头来看上周五所阐述的指数波动状况,2931点绝对不是巧合,无论在109日长阳之后的支撑效应还是2930点的平行区域,都给2931点构成有利的反击基础,只是上周五尾盘的作价动作主要集中在权重股上,不过也的确还是这些权重股的作价行为稳定和推动了周一的上涨,米谷网上有一位学员朋友也谈到,“倘若这些权重股继续作价,岂不是会继续推动指数上涨”?显然,周一的盘势就是如此。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面对当前的行情变动,20日周期的移动关系也获得改善,同时10日周期同步扣减低量和低指数区域而构成的向上移动,都将会给中短线交易者提供基础和信心,所以在中短期结构没有破坏之前,仍然会有助于中短线交易者活跃于市,这也是本栏从上周就不断强调的问题,一方面109日单根长阳所具有的助涨和支撑效应,常态下会是一根长阳撑五天,显然从行情的运行过程来看,也做到了这样的效应。经过五天的震荡盘整结束后,就会面临方向性的移动确认,即使在短期结构上也需要如此,显然周一的作价是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就是中短期结构中,2010日周期所形成的移动关系。在中长期趋势向下移动的条件下,中短期结构保持同步的扬升,使得行情陷入这“两股势力的较量”。上周就不断和大家强调这个现状,目前看起来仍然是中短期结构占据优势,所以个股上的作价机会也在短线活跃交易下显得分外缭绕。周一的盘中分析也特别强调,只要有多个版块之间的轮动来维系人气,对于保持优越技术条件的个股仍然有上涨的机会,诸如周一文中所谈到的一位绍兴学员朋友特别阐述的大龙地产,就是不错的例子。

 

环境似乎造就了市场的活跃景象,也的确在中短期结构的努力下而获得短线交易者的认可。以当前的市场环境看,之前本栏谈到的保守性操作,可能会让这部分投资者感到失望,特别是在国庆前在面对60日周期的同步跌势形成时,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可能“不操作就是最好的操作”,经过过去一周以来的行情演绎,难免会让部分投资者产生动摇,甚至会否认这一策略是完全错误的。其实在股票市场上,本栏始终是认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与错,市场永远都是活蹦乱跳的,更何况在短线交易行为上,亮话也都始终阐明中短期结构所具备的优势格局,那么如何选择?坦言,这都是仁智之举。

 

站在今天的位置再来决定后面的操作,可能又是让不少投资者朋友感到头痛的事情了,是进还是退?对于那些缺乏主见的投资者朋友最容易犯糊涂,其实这是一种悲哀,不仅容易犯事后诸葛的毛病,还会因为摇摆不定而使得自己走入误区。以当前的指数结构,即使中短期条件仍然具有优势,但是并没有改善60日周期乃至更长周期的移动趋势,周末和大家谈到“两股势力的较量,长者胜,至少也会在时间上体现出来”,不知道有多少位读友明白亮话所阐述的意念,希望您都能够明白,也不枉亮话每天的努力。

 

今天是周二了,以指数的结构来看,还是要关注周三之后的行情演变,经过4周的回荡修整之后,指数再来试图挑战3046点,从周K线的结构上来看,仍然没有完全脱离这一位置的影响,同时12周均价线的移动关系上也不具备向上越过3046点或者持续攻坚的条件,这在日K线上的结构也是如此,即指数越过60日均价线之上,但是由于60日周期的移动趋势也使得指数不具备持续向上攻坚远离60日均价线的条件。

 

所以当今天再来进一步思考当前环境时,仍然是不能选择向上追买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中短期结构仍然保持优势格局之前,还是能够选择短线的交易行为,个股的选择应偏向于技术结构已经获得修缮的个股,特别是60日等中长期趋势仍然保持多头格局,特别是中短期结构保持优势形态。

 

关于指数的结构,仍是本栏所阐述的状况,至于要如何选择,就看在“两股势力的较量”之间如何权衡,还是那样一句话,倘若你是风险喜好者,当然每天都是操作的好时机,否则对风险十分厌恶的投资者,错过昨天的上涨,是为了明天操作的更好。亮话在1010日的文章有用过一个标题是“谁将会跑的最久和最远?”,想必每一位投资者朋友的内心里都有一把衡量的标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