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耕谈】周一(14日)盘后市场分析

(2009-09-14 17:27:50)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下午两个小时增量合计达到795亿元,比上午756亿元稍胜一筹,也使得全天量能达到1571亿元的成交水平。从过去一个月的量能交易水平来看,其平均量约在1300亿元附近,则达到约2成的扩增比例还是可以接受的。午间分析中和大家说明,上午第一个小时491亿元的量能是值得肯定的,只是第二个小时只有265亿元,还是有所偏低的,所以下午盘应该会选择相对的量能释放,尤其是14点之后会形成明显的量能扩增态势,从下午盘的交易特征来看,就是保持这样的量能扩增模式。

两头高、中间低,这在多头行情下是一个比较好的量能变动状态,也能够推动隔天再高开,任何一段行情短线资金的活跃都是推动量能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长周期筹码都是锁定的,只有短线交易活跃度提升才有望形成量能的明显扩增,所以我们在看到行情进入绝对多头的时候,量能可以不间断的放大,而在绝对的空头环境下,量能是逐步的缩减,这些都是因为短线资金的游离程度在降低。

对于今天的量能变动结构,基本上也是出于这样的特征,尤其是经过第二个小时的缩量确认后,下午盘形成持续量能推升式的上涨,形成量和价的同步扬升格局。从短时间内来考量,就可以从每日盘中的交易上来细分。也因为下午盘出现了明显的扩增量,而带动了短线资金的活跃,从而使得市场再度形成普涨态势,两市只有少数个股出现小幅下跌,涨停的股票多达40只。

这样的局面是大家最喜欢看到的,因为很容易获利。不过有今天的局面,想必大家都应该明白多头努力不易啊,从本栏对10日均价线周期变动观察再延伸到20日周期的变动条件,经过一个月的修整后才获得如此有效的改观。目前依据《麦氏理论》的方法论来分析和解读,在中短期结构获得改善后,也逐步化解中长期趋势面临的改变问题,尤其是60日均价线。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不过由于60日均价线是移动扣高的,而且扣减的区域是加速向上扣高,那么一旦现在的指数上涨的速度无法快过扣减区域上移的速度,就很容易造成60日均价线发生趋势性的改变。而由于新增指数和扣减区域的指数基本持平,使得当前60日均价线基本上属于走平状态。依循《麦氏理论》均线的特性来考量,很容易就会因为无法满足扣减的条件而使得60日均价线失去平衡后而走低。一旦60日均价线转为下跌,那么就确立中长期趋势的转变,即时只要一下跌就会破坏。

从这个条件上来看,接下来针对于中长期均价线体系分析,当前指数只能上涨不能下跌,以满足60日均价线扣低走高的条件。而这个又是越向后发展越不容易期待指数可以向上拓展,我们从周K线的结构来观察,这是比较清楚明了的,所以基本上就可以确立短期内60日均价线仍然是未来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由于下周三之后60日均量线将面临1800亿元以上的相对高量区域的扣减,以现有的量能水平来看是无法化解量压的。

所以即使现有的量能基础可以稳定指数,也可以推动上涨,但是从60日均量线的移动关系来看,下周三之后就面临着相对大量的区域的扣减,一旦无法满足,这将会是对中长期量能潮的趋势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接下来量能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经过长时间缩量和中长期量能平行扩增的条件,使得当前各均量线的扣减量大致都在1500亿元以下,所以当日量保持1500亿元以上都将有利于行情健康发展。不过相对于中短期结构而言,经过蓄量之后,其滚量水平最好能够维持在1700亿元上下。

因此接下来倘若要推动指数向上拓展,就需要释放出量能,不过还是有点尴尬,周K线上的96周均价线仍然是阻碍所在,除了以量破价能够推动指数向上扩展之外,应该没有更好的选择,甚至3046点也是如此。之前和大家说明,日K线结构有条件向上挑战3046点,今天已经收到3026点,只有20点差距应该不是难事,只是再向上攻坚就必须要有更大的量能来消化潜在的卖压和短线的获利筹码。

也就使得周二乃至后面的行情都趋向于放量才有机会维持稳健的攻坚态势,否则就会被压回,而上面谈到从60日均价线看,已经陷入只能涨不宜跌的局面,这看起来有点矛盾,当出现如此长短不协调的时候,就要多思考行情的每一步变化对后续发展的影响。

之前的文章已经说明中短期结构的优势条件,明天会出现10日均价线向上交叉20日均价线的态势,这都在亮话之前的说明演变中,如今是一步一步形成,应该如何把握,还是请您也多思量,有哪些不明白,欢迎一起探讨和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