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10日均价线构成短期压力
(2009-08-08 22:55:55)
标签:
股票 |
周五的下跌比上周三的暴跌杀伤力大许多,不仅在于个人投资者可能的资金缩水,更在于指数整体结构发生的转变。上周三急跌264点时,本栏就谈到20日均价线构成的支撑,尤其是在米谷网上的朋友都应该记得亮话在黑板上的一句话:“假如你相信麦氏理论,那么也代表你相信不会一次性跌破20日均价线。这样和大家表述可以吗?只能这么来谈了,希望更多的朋友可以明白。刚才好像谁谈到“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吧?对,就用这一条。”
其后的市场走势完全验证了《麦氏理论》的分析模式,但是即使再度拉起来还创了新高,也无法形成进一步的上扬,这从周K线的结构上予以观察都可以获得这样的结论,2年市场成本线构成的趋势性压力就如同上周三本栏谈到20日均价线构成的趋势性支撑一样,其实只是不同方向而已,原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观念。
倘若您都坚持每天阅读本栏所写的文章,也应该不陌生,本栏周四特别强调说明的3372点的论述,尤其是周四的午间和盘后市场分析都反复进行的阐述,而且周四晚上的UC教学,也专门和学员朋友作了针对性的说明。之所以本栏特别关注这个点位,就是因为周四一旦跌破后,就促使10日均价线发生趋势性的改变。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而一旦发生趋势性的改变后,其后的数十个交易日都将面临高指数区域的扣减,这自然会使得10日均价线构成较大的压力作用,甚至可能就会促使市场进入中短期结构的修整行情,因为随着时间向后推移,20日均价线也会渐渐失去扣减优势,尤其是成交量出现缩减后,还有两个交易日之后就面临2200亿元以上的高量潮区域扣减。
以上这些推导分析都可以运用分析三部曲来完成,只要你熟练掌握麦氏理论的方法论,就可以很完整的对不同周期的均线体系进行推导分析,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利的操作时机。其实经过上面的论述后,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短期结构变动会受到的影响,比如10日均价线都将会成为短期内趋势性压力存在,而20日均价线却会因为扣低走高而起到牵引指数的作用,同时分时图构成的区域性支撑也会反映在盘面中。
如此来看待,就会比较清楚短期内指数的大致波动空间,这在周五晚上的盘后市场分析中已经作了细致的说明,仍然有疑问的朋友请回头阅读,也找寻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