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
(2009-07-30 09:24:46)
标签:
股票 |
周三的大量长阴给投资者上了一堂非常震撼的教育课,当任何风险警示都无法降温投资者追逐资产价格的热情时,碎步小阳不及一根长黑,可能这样的方式会是不错的选择,至少短期内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从盘后相关信息来看,市场上流传印花税提高的问题,将这个作为行情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是后来朋友问到才知道有这样的信息在干扰市场,但是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不成立的,因为市场的融资门才刚刚开启,其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中国建筑只是探路而已,农行已经在排队等候了,更何况还有五大红筹公司要回归,所以应该还不到动用这样的调控手段来干扰市场。
当然,是否会成为未来政策调控股市的工具?应该是不用怀疑的。从7月份就看到财政部多次谈到印花税的税收同比减少了许多,也未能完成基本的税收任务,这也让亮话感到有些提前释放信号的味道,不过应该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疯狂才可能会动真格的。
还有另外一则新闻,也让亮话产生疑惑,就是前不久出现的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说到“存款准备金率是冻结流动性的最好手段,也是社会成本最低的手段。社会公众不必因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而产生恐慌心理”,单从语言中分析,的确是渗透出由于上半年投入的信贷规模太大,而央行可能会动用的公开市场操作行为。其实这个部分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所阐述,主要还是在于上半年竟然有高达7.36万亿元的信贷规模,下半年仍然会继续放贷,保持货币的宽松,这些都无法不让人对未来的流动性过剩而产生通胀的预期。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不过坦言,本栏并不是特别重视消息面对市场的影响,《麦氏理论》以技术分析为基础,更注重的是自然时间的转变,早前和大家谈到,当时间积累到一定周期后,即使不出现长红或者长黑,也会自然的发生结构性的改变,如今在长周期量能结构进入相对高量区域后,其中短期量能潮也会因为持续滚量行为而面临结构性的改变,这些才是真正促成市场发生变动的因素。
技术分析更注重“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只要能够将成交量中蕴藏的投资者态度的变化研究透彻,都应该可以通过量能的增减和高低来解读市场的演变。《麦氏理论》通过大量的统计归纳以及方法论的应用,基本上可以很完整的掌握行情变动的脉络。
对于此次的市场变动,其实本栏很早之前就谈到,且是不断的说明,尤其是7月5日的上海研讨会和7月19日的杭州研讨会上都做了时间周期的阐述,只要遵循客观的条件加以推理分析,就可以获得贴近市场变动的规律,而不会将自己的操作建立于外在的消息面上,这往往是很被动的。但是麦氏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却可以主动的对未来式行情予以分析和掌握,这才是有效的股票市场操作理论。
其实有很多市场变动并不是因为外在的消息影响所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我想大多数投资者是因为不懂技术分析,或者只是给自己找一个理由而已。实际上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通常都是事后诸葛,也没有多大参考价值。而《麦氏理论》则不同,通过方法论的应用,就可以率先推导出未来行情变化的时间周期,从而可以为操作提前做好准备,从过去数年以来的实战验证结果来看,屡试不爽。
所以,就股票市场的投资行为来看,亮话更建议您能够不断的武装自己,创建起来适宜自己分析和操作的理论体系,而不要将操作的基础建立在消息或者别人的嘴巴上。其实即使本栏不断用文字表述自己对市场的研究,也一样,不赞成照办硬套,而应该通过对一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来逐步构建起一套适宜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才是一劳永逸的。
本栏欢迎你一起研究和探讨《麦氏理论》的分析方法,更欢迎您一起学习和探讨,这样才会不断的进步和完善自己对市场的认识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