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了解《麦氏理论》模式选股

(2009-07-27 20:42:16)
标签:

股票

《麦氏理论》的选股原则是建立在一个稳健的基础上,是在市场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选股模式,找寻市场的共识,当这样的共识形成以后,就会形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当然就容易构成上涨,简单的就是市场的共振效果。所以《麦氏理论》设定的“12345操作原则”不会告诉你这样选择就可以找到飚股、涨停股、立即狂涨的个股,事实上,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分析,假如你期待或是相信会有这样的分析模式,估计你也开始要被骗啦!

也许因为这样的方式选择之后市场认同,果真该股出现涨停,第二天还持续上扬,然后一个波段趋势上涨,可能创造25%以上的利润,这些都是市场的自然因素形成,绝对不是那个理论的功能。说穿了,所有的分析理论谈的只是“从过去涨跌变化中的状况加以分析、归纳、统计,然后找寻再度出现的概率而已”,也许因为出现的概率很高,所以正好遇到了,所以该股涨停,这个可以归功于该理论的应用,但更多因素是“市场的认同产生的共鸣”。

可以依照这样的条件天天找到共鸣吗?找到同样的条件很简单,但是要找到一定方式而同样涨停的状况,应该说是“可遇不可求”,因为从来就没有相同状况一定会必然出现一样涨停,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市场的任何交易行为都是“人”的因素,因为是人的因素,所以变数很多,也很大,从来就没有两次一模一样的行情。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倘若依照上述所说的,那么所有分析理论不都没有十足的参考价值?对的,不可能有十足的绝对性,但一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为任何统计说明的就是市场的人性基础,只要是人的因素就可以分析,重点在于分析是否“恰到好处”,是“多一分多余、少一分不足”之憾。

真正困难之处就在于人性的心理最难掌握,也往往最容易掌握,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有“趋同心理”,找寻类似的行为寻求支持,也因为这样,所以只要应用这样“趋同”的模式去看人性,可以看到有别于“群众”的心理,而股票市场往往正好就是“反市场心理”的变化,因为只有少数人会赚钱,例如:绝大多数的人会涨是,行情往往会下跌。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洞察市场、掌握市场,进而领先市场又谈何容易呢?

其实,每一个理论都有其分析基础及概率问题,每一个理论都有最好使用、最有效率的部份,也都有最不好应用、最没有效率的时候,更重要的是使用该分析理论的人才是最后的关键,所以理论本身不会有问题,出问题的最后关键在使用者。

了解这些以后再来应用《麦氏理论》你会比较心平气和,你绝对不会想要涨停板而来学习《麦氏理论》,假如有一个理论告诉你它可以天天抓到涨停板,果真有这样的理论应用,估计发明这个理论者早就发达了,更不会推广这个理论给大众使用。

《麦氏理论》到底好不好?当你认识得越深、越多,你会感受它的真实性及使用的实际效果,你就会知道好不好。越俱有逻辑思维的人越会喜欢《麦氏理论》,只要有一点点推理能力的人就会使用《麦氏理论》,例如要买卖股票就必须先开户,不开证券户就不可能买卖股票,只要知道这个概念的人就可以使用《麦氏理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