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能潮趋势分析和操作应用
(2009-07-22 11:39:53)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中国石化成为引导指数上涨的主要力量,从指数的上涨动作来看,似乎毫不顾忌,当然主要还是有板块轮动效应来活跃人气。个股方面的阐述,上面已经和大家从不同的板块作了阐述,希望能够对你在个股的把握上有所助益。不过,就行情的趋势性变化,本栏还是要多和大家谈谈关于量能潮的问题,这是操作的根本。
第一个小时成交575亿元,虽然相比于周二的第一个小时缩减了36%,但是上午盘应该是可以达到900亿元以上的量能水平,则全天也都应该可以超过1800亿元。就区域量能潮的发展来看,成交量进入1800亿元的相对高量区域,已经持续第15个交易日,且超过2000亿元的量能也达到5个交易日。
从短期5日均量线的移动关系来看,今日即面临2176亿元的高量扣减,显然一旦缩减量就会改变5日均量线的趋势,而10日均量线也进入1800亿元区域的扣减,倘若不能够增量就会促成扣减关系的走低,而延长看20日均量线,也只有5个交易日的优势时间。
就短期量能潮而言,已经不适宜再缩减量,否则就会使得以上三条中短期均量线的趋势改变,而一旦形成交叉性的跌势,就会对价格形成较大的干扰,这些因素都是需要进一步追踪分析和观察后续发展。倘若再延长周期看60日周期均量线也不适宜缩量,而120日周期再缩减就会面临2月份之后的相对高量扣减。这些量能潮的变化和扣减关系都影响未来发展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只要运用麦氏理论分析三部曲来推导分析各个周期的发展,就很容易获得以上的结论,但是就单个条件显然还不能作为判断的基准,一定要组合来看待和应用。在涨势初期的时候,基本上短线波动都是会服从长期趋势的发展,不过当各周期的量能水平都接近时,甚至都开始交叉纠集在一处时,通常都是发生转变的时候。
尤其是都面临近等的量能扣减,在高位不断震荡,形成各周期的共振格局,最容易因为量能的不足而出现趋势性的改变,以当前的量能潮结构,未来很快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从成交量上面来观察量能潮的趋势发展,这是比较明晰的,不过想必大家都还清楚的记得2007年5.30之后的行情。
即使成交量缩减了,也未立即终止价格的继续上扬,这是每一波行情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我们可以把价格当成一个运动中的物体,将成交量当成给价格施加的外力,当立即停止量能的施压时,价格还会再沿着惯性的作用向前行驶,而不会立即结束。所以在出现量能缩减时,价格体系仍然向前运行了一个阶段。
这应该就可以称之为“惯性原理”,直到长效作用力减缓或者失效,才会使得价格发生趋势性的转变。如此来看待,估计你也容易理解2007年5.30之后的行情,也容易对现有的行情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应对措施,不妨将量能和价格体系比对起来分析,然后找寻适宜自己的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