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后面的行情要如何把握操作?
(2009-06-12 14:54:39)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成交量缩减构成的信心衰退已经在盘中渐渐凸显,走势的转弱和个股的下跌无处不显示出投资者信心的减退。任何市场都要有信心,且要有越来越好的信心,才有希望未来市场的走向更辉煌,而一旦让更多人失去信心,那么这样的市场就不可能会更好,反而会渐渐步入衰弱格局。
股市更是如此,倘若大多数投资者信心不足,真的很难期待股市有更好的行情出现,当信心衰退后,必然会使得市场的交易量缩减,因为大家的参与度都减少了,不参与和不作为的投资心理就会促使交易量减少,也将会逼使市场寻求新的平衡。
其实股市里的买卖就是一种供需,当供给增加时,使得需求难以消化,就会逼使供给者降低价格出售;当需求增加时,使得供给不足,就会逼使需求者提高价格购买。这两者力量的对比强弱就决定了价格的上涨和下跌。
从上午盘的成交情况来看,仅有580亿元的交易量能,无论是从单位量分析还是从区域量角度看,交易行为都出现了较大的萎缩,如此也反映出了投资者对未来信心的不足。按照上午的成交情况,则全天已经不容易超过1200亿元,更何况第三个小时出现了明显的再缩量,30分钟仅成交86亿元,估计第三个小时都达不到200亿元,这对于全天的成交量能水平构成较大的考验。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再将周期放长来看待, 20日均量线已经向下交叉60日均量线,构成较明显的交叉行为,20日均量线已经在缩量的条件下形成趋势的转变,而从下周起,60日均量线也将进入较长周期的高量潮区域扣减,即时只要不能再增量就很容易促使60日均量线改变运行趋势,如此就构成20和60日均量线的同步下跌。
所以再缩量是对行情发展构成了最大的威胁和隐忧,目前已经基本形成量能潮的弱化和趋向性发展。量先价而行,经过长达一个月左右的确认,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阶段性行情发展,而这个时候构成的跌势很容易也造成价格体系的破坏。
从下周一开始,10日均价线也将失去优势,所以短期内向下测试20日均价线应该也只是时间问题,可能2721点已经没有再撑盘效应,只不过是一道风景线罢了。目前的环境是如此,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操作上理应谨慎小心,要么不出手,要么出手就要很快,否则站岗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哪怕只是短期内的行为。
当然,上述的分析和研判还是基于60以及更短周期的分析说明,从长期均量线的分析来看,120日均量线仍然有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都是扣减低量潮区域,其平均扣减量低于600亿元,如此比对当前的成交水平,应该还会继续促使120日均量线向上移动。
以这样的扣减关系分析,倒推应用来看,显然市场还不至于立即就出现非常大的下跌,或者是再也不回头,更何况60日、120日均价线还是继续扣减低指数区域,构成向上扬升的格局,仍然会对指数形成支撑的效力,依循十大原则分析,也会出现波段式的反击行情,不会这么轻易就结束的,至少从中长期趋势来看是如此。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思考,压回后要如何操作,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接下来关注的重点和核心研究方向。以指数来看,当然是最好等待60日均价线上行后获得支持再来选择承接,当然,也可以选择周K线的结构特征,回补缺口也应该是趋势必然了。
而关于个股的选择上,也应该要改变策略了,绝对不是看到哪个上涨去追买就可以获利,已经出现较大的转变了,当行情转变后,应该是关注哪些股票跌到了强力支持带,在行情转变的初期这个方法是很好用的,在麦氏理论里称之为“第一次亲密接触”操作法,也是十大原则之一。
指数的变化要引起谨慎和小心,虽然还难以跳脱政策的干扰,但是基本趋势已经形成,至少短线上是如此解读。而个股的选择要多做功课,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个股承接操作,要么不出手,出手就要快、准、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