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指数与上证指数在涨跌过程中的差异
(2009-05-18 10:47:10)
标签:
股票 |
在前面文章中谈到“上证指数周K线2669点”的影响关系以后,本篇我们来谈沪深300指数的状况,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让你轻易感受到不同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与操作应用。
因为沪深300指数的周期比较短,所以在平均值的统计上与上证指数有点不同,从幅度与高度上来看就有很大的差异,如何将这个差异应用一个模式相关化呢?其实均价线体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模式。
还是一样对比最近54周的行情演变,从“4.23行情”说起,从时间周期的涨跌状况来看,与上证指数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均价线的结构上就完全不一样。
首先是沪深300指数在跌破96周均价线时的差异,它是在4.23日前才跌破96周线,但是该周跌幅达到13.51%,这个幅度比上证指数还高,说明它的指数波动幅度较大,重要来自于成份股有关。
请注意!是仅仅来到96周线,这个可以有两个启示,一是沪深300指数的相对支撑力度与强度要优于上证指数,也可以视为因为它的有效支撑上涨而牵动了上证指数。这种正相关关系假如是事实存在,而不是仅有此次的影响的话,那么以后就可以作为参考指数的领先意义,也说明沪深300种股票的影响力。
其次,是否会形成一个控盘的操作工具应用?假如它的主要成份已经包含绝大多数重要个股以后,那么沪深300指数的影响力会与日俱增,尤其在开放股指期货指数以后对它的影响力。当然一定要对比“180ETF”及“深100ETF”的关系加以观察与应用,不过这个部份暂时不谈。
到了6周以后的6月10日起跌,该周的跌幅也高达14.63%,尽管它出现一样的大幅度严重下跌,但是指数没有跌破144周均价线,到了隔周才跌到144周均价线的2703点,指数最低是2691点。
其后沪深300指数就撑在144周均价线上,最低收盘2741点也正好在144周均价线之上,直到6周后跌破144周均价线形成再度下跌。
观察后面的下跌,其跌势相对非常缓慢,这个也说明了当时护盘的状况,直到“9.18行情”以后才将指数给拉起来,但是不管如何拉抬始终在6周线压制之下再度下跌。
主要的差异在沪深300指数越过24周均价线以后的发力,其后的涨势比上证指数的幅度高,所以也提早挑战了对比周线平台压力的2741点,这个说明沪深300指数还是强过上证指数,
要注意!不同的关键在真正跌破144周均价线是在8月4~9日该周的状况,当时的开盘点在2816点,从形态条件及麦氏理论平台压力来看,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压力门槛,因此可以说多头的涨势应该也到这里而已。
是不是会再度拉抬呢?从麦氏理论的角度来看,只要到了这里就应该调节卖出,至于是否越过等待后面再来论证,这些已经不重要啦!重点在操作选择,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