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操作心态
(2009-05-08 14:24:14)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在研判上最大的因素差异在时间的关系应用,操作上最大的差异在选择,选择参与与不参与,选择要不要玩。举例上周五当指数拉到2477点时,本栏谈到越过10日线就可以出脱,然后选择不要玩。
倘若你是这样选择,那么这一周的上涨你无份参与,错过了获利,此时差别不在于赚不到的问题,而是选择风险避开的问题,不赚或是少赚有何关系呢?
重点在哪里,在于对自己的选择的执行力度与信念问题,假如一定都要把握住每一波行情,而且要做到每一次都完美操作,必须试问自己有多少把握与能耐,假如都没有,而且斟酌与衡量以后发现次区域的行情的确有危险性,那么选择不玩,“暂时停止再操作”,先观察一下,就算后来上涨120点有什么关系呢?
会不会从这里就开始大涨,然后再也不回头,再来逼使你必须跟进呢?假如不跟进就落后了吗?然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吗?倘若是,这就是对自己的信念坚持不足。信念不足的原因是因为在推导分析的过程中没有完整的理论根据,这样当然会常常信心动摇、摇摆不定,如此就会很懊恼这次的上涨没有操作。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其实这些因素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操作观念问题,市场的操作心理体现,最大的败笔与差异在于“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与意见”,因为这样所以忽略了“自己应该要俱有的操作依据与条件”,这样当然会失去自己的操作基础要件,也只有依随别人的看法。
倘若他人的观点的确是不错,可以长期依据,这个也不错,最怕就是常常漂浮不定,一会儿参考这个,一下子看看那个,如此转来转去、变来变去、见风转舵,虽然可以说成是一个对的选择,但是到最后呢?真的对了吗?最后结果会更加不理想。
当出现有差异时就开始怀疑与信心动摇。其实这个也正常,毕竟还是要靠自己,不能听信别人如何说?可惜的是,当他人的意见及看法与市场不对路时,或是有了差异,这样倒过来会开始讨论他人的分析模式与怀疑他的意见与看法,这样反而失去了“到底你要什么”的原意。
最不好的状况是反过来针对他人看法来论述,而不是比较一下与参酌可以使用的操作依据,反而最后构成针对“人”来说“事”,而不是针对“行情分析”来“推理”,这样就难免会陷入“非理性”的讨论或争论。
市场上很多情绪最后的演绎都是如此,你一定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诸如“都是他害的,他看跌所以我没有买”,这样对吗?当然不对,因为没有人指挥你如何去做,更重要的是“都是自己做主”,假如是“常常都错误”,那么这样的意见与看法就不能参考,问题不是呀!还没有到立即决定胜负的时刻,仅仅只是这个阶段的来回波动,不操作又何妨?也只是不玩而已,有什么关系呢?学习休息一下也不差呀!
这个才是一个更好的操作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就可以冷静思考,看看自己要如何做决策,因为任何的决策决定了你最终输赢的结果。市场不全然都是上涨,也不全然都是下跌,指数的上涨不代表所有股都上涨,看到指数上涨,看看投入的个股有没有上涨呢?尤其当权重股大涨的时候,指数上涨,个股呢?上涨了吗?很多都没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