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量发展到短线应用操作
(2009-04-14 11:30:12)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周一成交量扩增达到1877亿元,对比各周期扣减的量能水平来看,显然是值得肯定的成交量扩增模式,而比较单日量扩增基础,也属于较为温和的扩增态势,就单纯如此来看待成交量,完全是符合麦氏理论的扩增量条件,上周就和大家谈过,一定要扩增量超过前阶段的扣减量区域,才有望推动指数向上拓展。
如今形成的扩增量水平,也是在可扩增量能内,按照区域量增长条件来看,已经可以容纳2000亿元以上的成交水平,所以这样的扩增量能倒是可以接受的,不过就条件而言,由于修整时间较短,是否能够持续扩增量就值得怀疑,这也将是决定后续行情涨跌的主要关键。
早前谈到,初次调低到2373点以下承接筹码等待反弹,如今完全吻合有量能潮波动推导而来的走势行情,尤其是指数已经来到2523点,这是去年8月20日的收盘点,反复谈及该点会来到,目前已经完成。回顾从去年11月份以来的行情发展,每一个波段都可以很完整的应用量能潮来推导未来趋势发展。反复论证了麦氏理论分析行情的优越性,只要掌握成交量变动的规律性,大体上都不会偏离行情太远。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本栏将麦氏理论的分析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阐述,希望更多的朋友掌握和应用,基本方法可以通过文章逐步体会,但还是建议大家要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才有助于熟练应用。回到市场上来看成交量的发展,估计很多朋友会对周一1877亿元的成交量产生分歧,这也是市场自我常态反应,不可能每个投资者都是一样的分析方法,也不可能每个投资者的想法会一样,这些太多的差异性也必然会出现不同的认识和解读。不过不管别人如何看待,都一定要有自身的分析体系,才不会人云亦云
麦氏理论始终坚持客观条件应用分析,不掺杂任何主观性判断,避开了很多不同声音的干扰,也让麦氏理论的分析更能够贴近市场。就如同当前滚量模式,本栏不断谈及,这个位置很难以持续滚量,之前说明需要持续滚动量超过1425亿元以上的量能水平,就有机会推动指数向上拓展,显然已经达到这样的扩增条件。
不过单日量容易实现,而持续滚量就不太容易。只要回溯到3月17日的扩增量来看,就明白了,从3月17日扩增量到今天已经长达20个交易日,按照一般性统计来看,通常不宜长期如此滚量更大,不可能如此持续扩增,因为时间跨距太长,神经崩的太紧,很容易产生疲劳综合症,不利于行情持续发展。
所以对待上周初出现的压回修整给予肯定,不过缩量修整时间太短,还无法完成应有的换气就又进入紧张的战斗中,显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一旦滚量不成,成交量萎缩就会拖累指数发展,而难免进入继续修整。其实本栏更倾向于压回修整,否则很难有大作为,再次修整的时间大体上也会有前后约20个交易日的循环,这是常态下的统计模式。
多观察成交量的变动,这是分析的根本,价格体系上的K线和均价线体系也需要修整,慢慢来,只要遵循这样的客观条件操作,你会心不慌、气不急、手不抖、腿不软、头脑清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