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量到日量、从量潮到趋势转变
(2009-02-16 11:58:51)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第一个小时659亿元的成交量能,要如何看待这个突然暴增的量能,应该是当前这个阶段行情发展的关键,也会是很多投资者操作的研判基础。在谈到单小时成交量时,一定要将比对分析的基础放在小时量上来看,以2月3日扩增量分析,过去36个小时均量在338亿元,则659亿元就是其均量的1.95倍。
这样的量比系数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已经超过了稳健的可扩增量能水平。之前不断说明,健康热络的可扩增量是在1.3-16倍之间,更大或者高过2倍以上成交量能,就会因为突然暴出大量而促使价格发生调整。如今高达1.95倍的扩增量显然有点偏高,尤其是在持续扩增量后形成的瞬间爆量行为,更要谨慎。
由市场量能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来看,第二个小时也会有350-400亿元的成交水平,如此来看,显然上午盘就可以超过1000亿元的量能,我想当上午盘有如此大量后,可能大家也对单日量出现近2000亿元的量能产生敬畏,也对下午的走势产生更多的不确定和担忧,而这一状况往往都会提前反映。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供您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你进行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在广州市,在广州市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从单小时量能推导向单日量观察,区域量的发展不适宜偏离太多,本栏上周就谈过,中量潮区域的量能增减最好是维持在1000亿元附近徘徊,不要偏离太大,否则必然会因为量能基础的不稳定而产生颠覆,以上周三1723亿的量能来看后续的指数变化,显然市场已经因为量能的变化而出现跌宕起伏的走势。
指数会因为大量而上涨,也会因为大量而下跌,麦氏理论里谈到“今日的小量就是日后的助涨,今日的大量就是日后的量压”,对于不同的周期会出现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最初受到转变的就是5日周期,这通常就是最快反应,其后才是逐步递进向其他周期推进。所以在先考虑量能变化对指数的影响时,就先从短周期开始。
然后推进来看,比如10日、20日周期,甚至更长60日周期。如此来层层推进分析,显然面对如此多头格局的行情,短线避开调整的同时,也不能看到调整跌宕的走势就全盘否决,以20、60日周期分析,无论在量能的扣减关系上,还是价格的扣减关系上,都仍是扣低而走高,自然的上扬趋势就会形成支撑。
倘若再将周期放长到周线分析,估计仍会在你的内心里充满着冲动和操作激情。的确,如此周K线结构特征,显然不是立马就会结束的,K线结构和均价线系统形成的多头态势不仅会支撑指数不下跌,也会推动指数继续向上拓展空间。所以在多方掌握绝对优势后,回调应是再好不过的走势,反而是选择承接的好时机。
前一篇:等待临界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