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中期与中长期均量线分析
(2008-11-26 17:20:58)
标签:
股票 |
作者:亮话天窗
成交量要扭转中期均量线的压力基本不难,因为只要增量到某个阶段的水平量潮,基本上就可以掌握中期均量线的变化,所以应用20日均量线作为中期趋势的判断,再配合短期的5、10日均量线,基本上已经可以完整掌握量潮趋势的发展状况与变化。
当然,因为仅仅是中期趋势量潮的模式,它本身一定受制于中长期、长期后更大阶段量潮的影响,所以即使中期均量线的涨势量潮或是跌势量潮,也基本上在中长期的趋势范围内,就如“孙悟空无法翻越如来佛的五子山一样”,所以使用中期均量线时要知道你的应用基础。
中长期均量线要如何改变呢?第一必须是趋势的压缩量到了一定的低水平,以60日均量线作为中长期趋势量潮的基准,例如这次上证指数的60日均量线已经将长期的量潮压缩到376亿元的水平。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供您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你进行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在广州市,在广州市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无法知道这个水平量潮是不是属于低水平量,只能应用麦氏理论量潮分析中的“对比量”与“对应量”来比较,当然可以加入市场的“基础量”、“底部量”或是“生存量”的统计水平来应用,也可以用60日均量线最高量的水平计算其一定的成数比例,例如60日均量线最高是1779亿元,萎缩到3成水平就是533亿元,萎缩到2成就是356亿元,这样也可以作为一个分析基础量的根据。
过去也有萎缩到一成比例的例子,这个条件也可以作为分析的参考。当然你也可以应用120日均量线的最高水平来计算1586亿元作为基准,两成的比率就是317亿元,用此作为计算“基础量”、“底部量”,或是“生存量”,到了这个量潮水平市场就活不下去了。
因为市场无法活下去当然会向政府反应,当然最后政策也会适度的调整来解救,看看近半年来的状况,是不是都如此呢?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条件来佐证。其实,本栏在谈量潮分析时已经多次谈到这些概念,只是你没有注意而已。
当然也可以用3年均量线的模型分析,或是动用到5年均量线的模型,来界定“基础量”、“底部量”,或是“生存量”的低量水平关系,这样就可以知道市场最后会落在那个量潮区间。
这次本栏就是用最高20日均量线2171亿元为基础推理,所以谈到217亿元以下的量潮关系应用。对比这次的状况,几乎都可以验证了本栏的分析基础与模式,这是其他理论在论述与分析中没有谈到,也不会谈到的部份。
其实这些都不难,难在你从来没有用心过,难在你被其他分析工具给误导了,将最好的量潮分析给忽略。
应该说,市场上很多在分析量潮的书籍文章,几乎都是想当然尔的模式在说明,更严重的是多数都以“价”为分析基础,从来不会有人用“量”为分析基础来推理分析行情。
这个也是麦氏理论特殊的地方,给你多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