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均量线产生影响。
(2008-10-06 15:10:39)
标签:
杂谈 |
作者:亮话天窗
本栏在节前就谈到周一的行情会受到9月22日这天的大量影响,这个正好符合麦氏理论谈到“今日的大量是日后的量压”。
想想看,当时市场的抢进,经过5个交易日之后,就是考验这个量的压力,也就是当时买进后的成交量者要不要获利了结,或是要不要避开可能的风险,所以就形成了量比与价比的关系变化,例如,面对1136亿的大量,在对比量上必须要有这个量能水平,否则就会引发这个量的压力。
就以对应量来看,也必须达到5日均量线的水平,这样才可以让5天来的买入者暂时抑制他们的卖出动作,所以假如无法达到这个量能水平,就如何抑制量压,也会形成量压有效的压制而造成下跌。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供您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你进行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在广州市,在广州市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因此指数的支撑就在9月22日的这天收盘,所以当2236点在10点跌破以后,基本上已经正式的转弱,同时构成量压的释放,如此只要跌幅加大,量压就无法制止,这个就构成连环的压力发生,通常这样的量压,无法让多头有效支撑,尾盘的下跌也就正常。
就K线的形态而言,回探9月19日的2075点应该也是合理的模式,这个点位应该要有撑,对比来看就是三只银行股的重要关键点,所以当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再来测试这天收盘时,到底有没有机会撑盘,或是撑得住吗?就看多头的能耐了。
假如未来的成交量持续萎缩,最好是瞬间缩到20日均量线之下,那么又会构成缩量后的稳定,也就会构成稳定支撑。很多时候量潮本身都是对比的,它有一定的关系存在,不会无缘无故的变化,只要了解这样的关系,都可以掌握一定的波动变化。
本栏之前也谈到,当20日均量线持续上涨5天时,通常会爆出大量,这个时候也是一个卖出的时机。有些时候是在第6天出现,所以这个时候也是一个调节的好时机。这个就是统计,这个统计就是麦氏理论的观点。
今日的成交量低于60日均量线,但是比20日均量线大,未来不仅要注意5日均量线的压力,也要注意10日均量线的影响,倘若筹码还是不稳定,始终无法获得沉淀归属,那么还是要形成一次有效的压回。
这个将会是未来变化最大的关键,也是相信政策护盘进场操作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