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双底变双头?
(2008-08-07 13:48:41)
标签:
杂谈 |
作者:亮话天窗
有些使用技术分析者会应用一个计算公式演算,然后就大胆的预测指数可以到哪里?或是个股可以到哪里?每次当看到有人这样使用时,就会回想到当初自己初学时就自以为是的认定如此,结果经历了多次的论证以后,才理解市场哪里有这样的技术分析呢?假如有,那么这个技术分析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啦!这个就是对技术分析的误解。
还有一些不理解麦氏理论的技术分析者会说麦氏理论的分析是垃圾,不管是不是垃圾,每一种分析都有它的优点,只要你掌握该技术分析的优点加以发挥,那么该技术分析就是一个好的工具,即使这个技术分析工具本身不怎样,或是设计中漏洞百出,其实都无关紧要的,只要你坚持使用了一个阶段,例如一年或是三年之后,你统计一下,其成功率都会超过51%。
其实说明了,技术分析本身只要有51%的胜算就属于很高的机率了,当然经过改进之后可以提高到60%以上,这样的成功率已经是一流的啦!若是能将成功率提高到70%,那么这个工具本身已经是超级一流的技术分析工具,万一真的有一个分析工具的成功率可以达到80%的比例,那么你使用后会飞快的成为世界首富。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供您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你进行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原来以为是双底的形态,因为缩量下跌以后可能形成双头,到底是双底还是双头呢?从趋势线判断,当指数无法扭转改变60日均价线的趋势时,双底就会变成双头,尤其在指数再度跌破20日均价线以后,双头基本上已经确立了,差别是要跌多久?跌多深而已。
对比区域状况,在周三的形态时间与空间分析中已经说过,时间对多头渐渐有利,你可以等待后续的发展,而且底部区域夯实状况不错,未来即使再创新低也会立即反击,所以到时候形成一个季度的扩底模型有利于整体成本区域的垫高,如此形成的底部状态也会更加明显。
本栏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没有看过有什么工具可以达到80%以上的准确度,麦氏理论试图从这个部份努力,不敢自夸其比率如何?不过当你使用了以后,你会发现一个让你惊讶的统计数字,这点容许本栏保密。
其实,技术分析只是操作中的一个工具而已,当你进行操作之后就会发现,真正影响市场的多空交易平衡因素非常的多,资金的投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投入10万元的操作与投入100万元的操作,对市场或是对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过程与经历。万一你投入的是1000玩万的资金应用,状况更是不同。
也许你只有100万元资金操作时感到呼风唤雨,但是当投入达到1000万元时,也许触及你的压力极限,会让你的操作崩溃。当资金因素改变之后,状况就完全改变了,若是加上其他因素如市场环境、消息面因素、参与人数、股票本身的流通盘大小因素等等,当这些条件投入改变以后,技术面的状况就会改变,所以技术分析绝对不是简单的状况分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