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的关系应用比较(1)
(2008-07-21 17:54:23)
标签:
杂谈 |
作者:亮话天窗
本栏之前在分析中谈到麦氏理论中的扣减法,其中谈到时间的关系,在上证指数上,其实在1月17日的时候,指数跌穿120日均价线,到了1月21、22日两天重挫,时间上的对比关系反应在上周三,基本上时间无差。
有两个问题必须说明,上周二的下跌,尤其指数竟然跌破20日均价线,这点的确超出本栏的预期,因为从条件上看,10日线及20日线会有其作用力,但是往往市场会决定最终的结果,所以最后下跌是事实。但是合理的、应该的轨道、回归常态,最后也应该要回到趋势上去,所以指数经过两天的压低后,还是回到20日线的趋势上,没有乖离太久或造成进一步改变。
不过,虽然周一指数上扬,表现不错,但是在这样的基础里头,还是有一些不稳定的状况需要修复,不是站上去之后就海阔天空,而是必须再度的检测之后才能凸显最后的优势,虽然上证指数已经站上最下方的5日线2761点,也越过20日线2785点,更站上10日线的2815点,还突破三年线的2837点,但是这些均线中还是有些状况差异要说明。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供您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你进行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从均线体系上来看,5日线一定要最先启动,是最接近指数的四条均线才对,周一它反而在最低下,这是不合理。表示这个阶段发动上涨是在一瞬间中发生改变,所以会进行再次的修整。
均线体系中很重要的三个关系:正常性、合理性、协调性,这三个关系不完整,就没有可能一口气走出均线体系的关系及作用。例如,均线本身一定不可能平行、会死叉也会金叉、均线有大小之分,有距离差距之分、有扣减时间差异之分、有跟K线的波动有关,有形态差异之分,也有依附的关系之分。
要先了解这些才可以谈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