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析与操作的基础。

(2008-07-17 12:23:24)
标签:

杂谈

作者:亮话天窗

 

应用不同工具分析就有不同的答案及结果,主要就是看分析的基础如何?每个人都有他心中的一把尺,这把尺就是他衡量的标准,事实上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来自于生活与学习的过程,很多时候就是潜移默化形成,不过多数人不自知,但是他的价值观却天天影响了他的作息。

 

例如,眼睛所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很多时候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你很难想像的,但是一般人在认定对或是错的时候,往往就会简单的用他所看到的,所以感觉的来进行判断及决定,但是常常结果不一定是如此。

 

比如生活习惯,为什么一定要如此生活呢?你会说这是传统,那什么是传统呢?难道传统就不能改变吗?不是的,事实上很多所谓的传统早就改变了,为什么改变?因为新的生活方式出现以后就改变。但是因为有了心中的所谓传统,一个作息的方式及模式,所以渐渐形成了内心的判断倾向,这个也就形成了价值观的一部份。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供您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你进行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股票分析其实也一样,就看你的取决角度,而当你取决之后,决定了分析模式及判断之后,就会用到操作上,也许结果是对的,也许结果不对,最后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即你内心的判断形成的角度或是立场,形成了你的价值取向,最后还是要放到市场来看。

 

市场出现的结果值,也许不是现在看到的,也许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常常是现在看到的,现在的结果,也许现在是对的,过了一段时间后,对的变成错的;也许现在是错的,过了一段时间,错的变成对。

 

价值观的改变也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也会随着空间的改变而改变,更会随着群体的改变而改变,有些时候,明明应该是如此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但是为了集体的利益,只有选择另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明明与他内心价值不同,但是就故意如此。

 

有时候因为意气用事,偏偏故意跟对方对干,只要对方说正,就故意说反,这些都不是最后的价值判断基准,完全是利益及价值取向,甚至于故意避而不见,所以什么叫“真理”,事实上也真的很迷糊,因为对这方有利的不一定是真理,对对方不利的也许才是真理。

 

到底股票要看涨还是看跌?重点就在你应用的条件与价值取向,有些时候也关系到时间的问题,也关系的空间的选择。

 

麦氏理论分析基础是设定在“周线为主、日线为辅”,所以从周线判断,底部已经出现,本周虽然多头被压制,但是多头并没有因此而被摧毁,相反的,本周不好,到了下周就变好,差别就在时间关系。

 

也许现在你没有赚钱,到了下周你就赚钱;本周也许你是错的,下周也许你就是对的;也许这周因为错而视为笨蛋,下周因为对了反而成为先见之明或是天才。

 

对与错很多时候都是时间关系及价值取向,很难说明到底哪一种状况是对或是错,完全看你的角度与观点,更重要的是你的利益出发点,你选择哪个团体、团队来投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