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知识点汇总12(感谢王旭光老师)

(2022-07-29 12:27:59)
标签:

教育

分类: 初三教学篇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知识点汇总12

搜索

复制

 3.6.2 共筑生命家园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P84)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发展理念)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P83、P84、P87)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P87)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5、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补充)实行垃圾分类,加强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有利于缓解资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7、(补充)为了保护环境,国家、企业、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国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加大环境治理和宣传力度,增强公民节能环保意识。

2)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落实节能减排政策。

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3)青少年:学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环保行动。(具体措施: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做好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出门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践行“光盘行动”;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