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感谢网友王旭光老师提供)

(2021-02-16 16:36:36)
标签:

教育

分类: 初三教学篇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一句话必背】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中华民族精神。3.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4.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问答题梳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要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新时代怎样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文化自信的含义、来源?含义: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4.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怎样增强文化自信?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在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发展。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7.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价值)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关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8.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能够挺身而出、前仆后继。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见义勇为、无私奉献。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能够勤勤恳恳、敬业创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0.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促进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1.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明辨是非,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一句话必背】1.我国的人口国情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文明发展道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4.三大基本国策:人口问题—计划生育,资源问题—节约资源,环境问题—保护环境。5.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6.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7.建设生态文明: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8.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问答题梳理】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2.为什么要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意义)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的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5.我国的资源现状?(资源国情)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资源紧缺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6.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后果?导致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我国的环境现状?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

8.环境恶化的影响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9.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必要性)这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有责任保护自然。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0.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国家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2)个人自觉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如: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具体行动)

11.谈谈建设清新福建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重要性)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