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2
(2018-09-18 09:11:44)
标签:
教育 |
分类: 初二教学篇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
【教学目标】
1.认识到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知道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2.感受亲近社会的重要意义,克服冷漠情绪和“看客”的心态。
3.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习重点】
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学习难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在“我为文明城市添光彩”活动中,八年级李强同学就“城市牛皮癣”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他和几位小伙伴通过走访有关部门、实地勘察等方法进行研究后,写成调查研究报告,并由人大代表老张递交市人大。很多对策被有关部门采用,效果明显,为解决城市牛皮癣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同学们,你是否有和李强同学类似的经历呢?参加类似实践活动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
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4.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5.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活动(一)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1)学生看教材P7图片,结合图片,说明学习用品、衣服或住房是怎样产生的。
(2)阅读教材P8相关链接“意大利洞穴专家的故事”,体味故事蕴含的道理。
小结: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探究二 养成亲社会行为
活动(二) 关注社会,服务社会
徐本禹,一位普通的大学生,毅然推迟读研的时间,来到贫困山区支教。他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他的奉献与爱心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1)徐本禹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结合教材P8下面图片,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小结: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交流展示 提升能力
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很多成功人物的故事。以你感兴趣的一个人为例,参考下面的提示,探究其成长过程。
主人公对成长环境有怎样的认识和判断?
主人公是怎样确立自己人生志向的?
主人公是如何利用社会条件实现人生目标的?
主人公为社会作出了哪些贡献?
社会对主人公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