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曲》中的纯粹与美好

(2012-09-03 20:56:16)
标签:

《雨中曲》

金.凯利

歌舞剧

影评

娱乐

分类: 影评

http://s16/bmiddle/4a8b38dahc8cbe9f9511f&690



《雨中曲》的纯粹与美好

 

提到美国歌舞剧,必然会想到对歌舞剧产生巨大影响的百老汇。作为美国纽约的一条普通街道,正是因为这条街道两旁分布着几十家剧院并且上演了许许多多的音乐剧,以及上世纪20年代正式形成于百老汇的踢踏舞,所以,它与美国歌舞剧结下不解之缘,成为美国艺术的活动中心当之无愧。

美国电影在三四十年代大多具有载歌载舞的特征,它适应了因大萧条所激发起来的民众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在这个时候,作为好莱坞梦幻和神话最典型的体现和载体,有着流动和富于变化镜头的歌舞剧是30年代最重要的发展形式,它给予了歌舞剧舞台无法做到的电影化特点。在它运用的诸多电影技巧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顶部摄影”,它以俯视的大全景和跳舞女郎们组成的各种花团锦簇的图案,构成一种“万花筒”式的壮观场面。这在当时令观众和影评家们大开眼界,票房纪录屡屡被打破。从那以后,作为一个新的电影种类,歌舞片在好莱坞迅速发展起来。

无疑,1952年拍摄的《雨中曲》,作为美国歌舞剧的佼佼者,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6项奥斯卡金像奖,迅速被家喻户晓。金.凯利是当时的“一代舞王”,由他出任《雨中曲》的导演兼男主角,使影片独领风骚,无疑给影片增色有加。

 

1927年,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在电影史上产生重大革命。《雨中曲》正是讲述了唐洛德所在的电影公司和靠形体动作表演的默片演员在那个年代从无声走向有声的电影现状。有史以来,以拍默片而成名的唐洛德和制片人辛普森,在当年由爵士歌手阿尔森出演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出现后,产生危机感。有声电影的兴起,试映的失败,让唐所在的电影公司陷入面临倒闭的困境。唐洛德和好友科斯.莫布朗及凯茜一筹莫展彻夜不眠,苦思冥想下,终于想出了用歌舞和配音创意地挽救了即将上映的电影同时亦挽救了电影公司的好创意。

 http://s8/bmiddle/4a8b38dahc8cbb35f99f7&690

一夜未眠的唐诺凌晨从凯茜家走出门来,新创意和初获凯茜芳心的唐洛德心情大好。空旷街道上正下着急雨,灯光暗淡人影疏离,但这丝豪不影响他此时的大好心情。将停在门口的汽车挥之离去,再把撑开的伞合上,轻松愉快的唐洛德仰着头沉浸在内心溢得满满的幸福中,快乐化成优美的歌舞倾泻出来。“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此时心无旁骛的他快乐的像个孩子,在雨中尽情嬉戏歌舞着,时而慢慢跺着步子,时而快速地踢踏,时而身体轻松敏捷地在街边的甬道上蹦上蹦下,时而旋转,时而徘徊,时而雀跃,时而停下脚步站在倾雨如注的屋顶排水管道下,时而调皮地猛烈踢着脚下的积水,溅起一朵朵水花。身穿雨衣雨靴的警察走过来,疑惑不解地看着他,转而,他的双手交抱在胸前,用一种悠然的神情欣赏地望着他。此时,哗哗的雨声,脚下的雨水,他手中的雨伞,头上的帽子,脚上的皮鞋,街上亮着的路灯,一闪而过的橱窗,亮着灯的人家,绿色盆栽……这些场面调度都在他快乐的歌舞下被赋予了极强的感染力,将情节推上精彩的高潮。那个一跃而起跳上街边的路灯身体倾斜的画面,成为多年来经久不衰的感动,令多少人终生难忘。影片《雨中曲》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典之处正在于此,《雨中曲》正是因此而得名。有“一代舞王”之称的金.凯利精彩的踢踏舞在影片的这一段中被他展现得淋漓尽至。

那种童心未泯的快乐,那样纯粹那样干净的歌声,那样单纯与美好的情感!极具穿透力极具感染力!一下子被打动,人生多美好!一整天有些消沉的我被这纯粹与美好深深击中,为什么不快乐呢!

 http://s14/bmiddle/4a8b38dah7a7ac537461d&690

作为喜剧性质的歌舞电影,影片中亦出现了不少具有夸张讽刺和滑稽的噱头令人发笑。影片首映式出场中演员“颠颠”地极度亢奋下的夸张步态和神情。莱蒙那又尖又利的像被门挤了的说话的嗓音。唐洛德被粉丝们撕得一条一条的西装。第一部有声电影拍摄时出现的咚咚的心跳声,影片试映中踩在地板上的脚步声和手中珍珠项链哗啦哗啦的声音被不合时宜地放大,突兀地传到观众耳中。忽大忽小的录音效果。同步配音和嘴形对不上,以至于男女发声错位的“YesYesYes!”“NoNoNo!”与情景相悖的声音,走了调的如野兽嘶吼的声音……所有的这些,都令人爆笑不已。

 

影片中,凯茜为莱蒙配音。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扮演莱蒙的简.哈根为扮演凯茜的黛比.雷诺兹配音,而莱蒙那像猫叫一样的嗓音,则是简.哈根自己故意发出来的声音。据说,为了突出雨的质感,导演在喷出的“雨水”中加入了牛奶,金.凯利在雨中发着四十度的高烧。

片中黑白色调与彩色色调穿插,将戏里戏外的虚幻和现实分开。歌舞中多次使用长镜头,亦是那个年代电影技术的显著特点。

 http://s3/bmiddle/4a8b38dahc8cbb4b46082&690

影片问世至今,整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60年前电影界的娱乐性十足,仍让我们窥见了中国明星们在当今电影界中那些熟悉的场面和内幕的渊源所在。首映式上,早已等候的粉丝们在耀眼的明星出场时近乎颠狂的惊呼尖叫,见到偶像时激动地昏过去的年轻女,维护秩序的警察,不被重视的科斯.莫布朗出场时只听到一声欢呼声便没了下文时的尴尬。唐洛德先是四处碰壁又历经坎坷从特技演员踏上电影之路的经历。为了迎合大众的娱乐性而将唐和莱蒙强加组合成“小两口”而进行的炒作。影片上映前大搞宣传中的明星亮相。似曾相识的场面!

 

60年过去了,时代在前进,电影发展亦到了一个电脑特技的精彩纷呈的视觉和声音的时代。然而,《雨中曲》却始终是美国国宝级的影片。60年过去了,谁又能忘记唐洛德一跃而起跳上街边的路灯身体倾斜的画面呢?60年过去了,我们在复杂的现实中,却再也找不到金.凯利那样纯粹的快乐和时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