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入7500也完全没有安全感的三大误区(图)

(2012-02-28 07:53:58)
标签:

北京

安全感

楷体

工资

gb2312

月入7500也完全没有安全感的三大误区(图)

核心提示:小姚是北京市某高校2011年应届硕士毕业生,目前在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新材料的研发工作。和众多“北漂”族一样,他每天上班要挤地铁,下了班就宅在家里玩网游,因为“外面的那些娱乐消费都太贵了”。他说,自己就是给北京GDP“扯后腿”的,“除了日常开销,我基本没给GDP做什么贡献”。

  小姚目前每个月的平均税前收入约7500元,包括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和奖金。扣除五险一金700元及个税227元后,实发工资约6500元。在有些人看来,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一工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但除去各种开销后,他的积蓄不到工资的一半。

  他给算了一笔账:与其他两个同学合租一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自己住其中一个十余平米的单间,租金1500元;每个月基本伙食费约1200元,但如果算上应酬(同学、同事近期结婚的特别多),还要多花约500元。加上交通费、手机费、上网费、水电费等开支600元,以及每个月寄回家的500元,小姚每个月的积蓄不足2500元。“我现在没有女朋友,能省下不少钱”,他略带自嘲地说,“不然攒下的钱还不够买一个名牌包,更别说买房子了”。

  小姚说,生活在北京让他觉得很没有安全感,就算老板给加工资,也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看到这样的话题,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想法,到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很多人对目前的工资收入是不满意的,工资的增长的确跟不上目前的房价什么的增长速度,这的确让很多人感到有些压力,甚至有些力不从心的,但是这并不说明,这样就没有安全感,熊一亮认为,月入7500缺乏安全感的三大误区。

安全感的误区,在高节奏,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里,每一个人都在为生活努力工作着,有时候虽然很累,但心中充满着爱,为自己的未来工作着,昨天因为停电,在厂房前听几个人在聊天,有个隔壁老板模样的人问一工人一天能拿多少钱?那工人有些不好意思说,就说是计件拿工资,平均一天可以拿90,然后那个老板模样的人带着惊讶的表情反问道,才90?工人马上说,像我们这样打工的,没什么学历,没什么技术,一天能够赚到100元就满足了,当时我站在旁边,从工人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表情,如果每个人都能清楚自己的实力,每个人都没有太大的贪欲,就不会天天说自己没有安全感,月薪7500,在北京的工资不是很高,但也不是最低的,究竟什么是安全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很多人把工资的高低直接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钱究竟是否决定安全感,答案是肯定的,一个没钱连肚子都吃不饱的人肯定没有安全感,他们随时都担心会饿死,但是不是说越有钱就越有安全感呢?有钱人也在担心自己的钱被什么人抢,来个图财害命什么的,这样他们同样缺乏安全感的,安全感究竟是什么?相信很多人自己心中都不清楚这个概念,一个连概念都不清楚的人,去谈安全感似乎有些好笑,但是安全感熊一亮更多认为是一种稳定,工作事业的稳定,家庭健康和睦的稳定。如果一个拿着很高工资的人,在金钱上有了安全感,在人际关系,亲戚朋友中却成了孤家寡人的,那样的人即使有再多的钱也是缺乏安全感的。

追求的误区。月薪7500,这个工资标准并不是很低,相信在北京工作的有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数字,但是坚持在北京工作的人仍然有很多,而且每年都有不断的新人涌入北京工作,去北京工作,相信很多人的初衷不仅仅是考虑工资的多少,而是考虑北京作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在北京工作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对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一个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人,只关心工资的数字,不管拿多少工资都会缺乏安全感,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不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一个人不奢望有多么宏伟的理想追求,但起码要给自己的未来有个规划,一年规划,两年规划,五年规划什么的,这样你想到自己的未来,即使现在累点,苦点,以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的人同样是有安全感的。

理财的误区。月薪7500,为何每个月最终只能剩2500?难道那些用掉的钱真的是一定要花费的吗?一个对理财缺乏认识的人,即使每个月赚再多的钱,也会大手大脚花完的,从这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真正有安全感的人一定是会理财的人,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比如应酬费,如果每个月少很同学朋友聚聚,或许这部分开支就可以减少,当然,不是说完全不和同学朋友聚餐什么的,但是每个月能够控制数量,同样是可以减少的,伙食费一个月1200,也就是说一天要40元,熊一亮没有在北京呆过,对北京的物价不是很了解,但是相信一天吃40元的伙食,应该还算是可以的吧,如果在伙食上能够省点,这样同样可以多出一部分钱来,不明白的是,为何每个月都要给家里寄500,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样很孝顺,如果家庭经济不是很困难的话,相信这样寄回去的钱,父母也会为你留着,如果与其让父母为你保管,还不如用这些钱做点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