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带手机上课堂被开除背后的三大难言之隐(图)


标签:
科技李湘广西b31手机 |
文:熊一亮(新浪博客原创,严禁转载)
第一、学生带手机是方便与父母及时沟通,这样会让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增强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成长。现在的学生基本实现了人手一部手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拥有手机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大学生拥有手机是为了和朋友,和恋人之间的日常联系交流,特别是恋人之间的沟通,而初中生或者小学生,甚至幼儿园朋友拥有手机主要是为了和父母及时沟通交流,现在的父母都把孩子看得很重,俨然像个小皇帝一样,有些父母只要孩子不在身边总会牵挂,于是很多父母只要是下课时间就会打电话和孩子说说话,问寒问暖,虽然孩子在学校,但是通过电话及时了解孩子,指导孩子,俨然成了遥控操作,而现在很多小孩子因为备受父母的溺爱,在学校遇到点事情就喜欢及时和父母沟通,不喜欢独立思考,完全缺乏独立性。
第二、学生带手机存在一种攀比心理。这样会让孩子从小就形成攀比炫耀心理。经常走在学校的门口,特别是每天早上,总能看到很多父母送小孩上学,然后在校门口拿着吃的,喝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吃东西,时不时的还替孩子整理下衣服,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有一次送小侄子去幼儿园,听到一小朋友问身边的爸爸,为什么别的小朋友爸妈都开车,我们骑自行车呢?相信不仅是小孩的父母听得这样的问题难受,我们同学心痛,这么小的孩子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这就是现实社会的残酷,学生带手机真的有这个必要吗?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见别人都有手机,自己也必须有一个手机,这样才不会显得落后,才不会显得格格不入,至于手机的有没有用根本没考虑,间接地让学生树立一种攀比心理。
第三、学生带手机严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手机铃声课堂响起影响上课。学生带手机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关键是学生的手机铃声经常在出现在课堂上,原本寂静的听课教室里突然响起这格格不入的手机铃声,严重影响课堂铃声,为什么学生不能把手机调为震动,或者关机呢?熊一亮一直都坚持,不管在什么比较正式的场合,比如开会,上课等场所,手机都会调为静音。

学生携带手机上课堂,违者开除合理吗?最多可选1项
发起时间:2011-11-21 08:00 截止时间:2012-01-21 08: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