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学生热衷“泡妞证”的实情(图)

(2010-08-27 12:58:24)
标签:

泡妞证

中小学

熊一亮

手机博客

娱乐

中小学生热衷“泡妞证”的实情(图)

中小学生热衷“泡妞证”的实情(图)

  “光棍证”、“泡妞证”、“流氓许可证”、“三坏学生证”,”这些在家长老师眼中低俗不堪的“恶搞证件”目前却流行于中小学生群体中,而且被堂而皇之地挂在书包、钥匙扣、书本等引人注目的地方。这些证件粗鄙不堪不说,有的甚至已经碰触了法律底线。

  看到这样的新闻,的确让人苦笑不得,虽然我们不能用我们那个年代的思想去衡量现在的小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现在的很多小孩是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孟母三迁就告诉我们生活环境对一个人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很多专家对于这种小孩子现象,总是喜欢上纲上线,和什么性教育扯上关系,熊一亮作为80后,小时候也没什么性教育,但是基本上也没搞过什么“泡妞许可证”这类东西,所以性教育与“泡妞许可证”直接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其实现在的小孩为何喜欢恶搞这些?熊一亮认为有几点原因:

第一、这完全是某些成年人的恶搞,甚至是某些商人的歪脑筋。毋庸置疑,这些“恶搞证件”的炮制者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在金钱诱惑下,社会责任感被这些人抛到了脑后。他们不会去想这些“恶搞证件”会给中小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们也不会去想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怎样的伤害。但作为老师、家长,则要提高警惕,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不要让这些“恶搞证件”污染中小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孩子们年龄还小,缺乏辨别真假好坏的能力。再让一些见利忘义的商家们用各种不健康的证件误导和引诱,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上造成不应有的伤痕的。试想,当小学生们通过“泡妞证”知道“泡妞”是干什么的话,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的将是什么种子。因而,对于泛滥成灾的各种荒唐证件,应该有人去管,应该从源头上去治理,谁不择手段去赚取孩子们的黑心钱,就应该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来。浙江省绍兴市诸暨璜山工商所在该地浬浦镇一家文具店内收缴了诸如“光棍证”、“鸟人证”等十多种恶搞证件,证件内容极尽恶搞之能事,除了“从小偷鸡摸狗,不学无术,不务正业,调戏美女、丑女、未成年少女,请广大妇女同志放心使用”等低俗语言外,颁证机关竟然是所谓的“孤男寡女管理委员会”、“国际鸟人鉴定中心”。

    据该店店主介绍,这些证件卖得还挺俏,放假在家的不少学生来店里时都爱买,少的一两本,多的一次就买上十多本。而在该店隔壁,正在开办一个暑期培训班,不少来上课的学生手里也在把玩着恶搞证,有些学生甚至还把照片贴了上去。

    “这就是玩具而已,里面的内容也很搞笑,周围的同学现在都有证,有些还有好几本,觉得挺好玩的呀。”一位刚在店里买了“三坏学生证”还忙不迭贴上自己照片的同学满不在乎。

    “这些恶搞证件在市场上流通,对辨别能力较弱的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工商执法人员表示,这些不良证件上擅自使用“联合国”等机构名称,有些还印上了国徽,有辱国徽尊严,已经触犯了我国有关法律。“这些作为三无产品的证件内容恶俗,没有任何手续,也违背了我国的《出版管理条例》,属于非法出版物。”

第二、学校、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少中小学校,教师只强调学生要好好学习,唯分数论英雄。很多家长,只重视知识培养,有形无形中,孩子就受到上一代文化的“压迫”,他们便急于找到宣泄情绪的渠道和途径,“恶搞证件”正好迎合了孩子们的这种需要。

消除“恶搞证件”的影响,除了文化出版局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净化力度外,建议学校、家庭同样要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通过强化孩子们的生活类知识,使孩子了解“恶搞证件”的危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斩断伸向孩子的“黑手”。

  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