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挟尸要价造假有隐情,完整场景照曝光

(2010-08-20 11:19:26)
标签:

挟尸要价

造假

质疑

真相

隐情

熊一亮

手机博客

休闲


挟尸要价造假有隐情,完整场景照曝光

“金镜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挟尸要价》

几乎在各大网站的首页都公布了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新闻图片颁奖的消息,其中作品《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成为颁奖典礼上的焦点.

  2009年的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的15名学生在长江宝塔湾河段救起两名少年,不幸的是有3名大学生被江水吞噬。大学生的英勇行为感动了中国,温暖了社会,受到了万民的称赞。众多媒体云集荆州,争相报道英雄的事迹,但也有的媒体“另辟溪径”,他们的到来是“为了寻找英雄背后不该发生的”事件,甚至误读照片,制造假新闻,《挟尸要价》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例。但就是这样一张照片却能在全国屡屡获奖,(8月18日)又被公布获得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

  完整的场景应该是:

两船合力将尸体牵引到岸边,捞起一具送到岸边一具,再打捞下一具,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据有人证实,这名捞尸人不姓陈,而是叫王守海。

渔民陈凯说“捞到人,我们每船每次能得500元,捞不到就是200元,甚至有时给包烟。”可见,如果谈价,也不是由船上从事打捞的这些人。因为我们对“渔民见死不救”的误传,已经使本来应该列入“救人集体”的两个老人现在不敢出江,不敢见人,不敢与人打招呼。老人在宝塔湾卖鱼。他被人打了三个耳光,腰上踹了一脚。“无数的砖头瓦砾向我扔来,几百人围过来,他们大声指责谩骂,有人喊打死他,打死他,这个没良心的老东西,见死不救的畜生。”最后,船被砸了,渔网也被烧了。

  其实对于摄影作品的奖项,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一直就多次有关摄影造假作品获奖的报道,每天都在和朋友谈论新闻的真实性,究竟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其实对新闻都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概念,更何况新闻的真实性,其实新闻的真实性最基本的就是源于事实,起码要有七分是真实的,因为十全十美的真实有时的确很难。

那么挟尸要价的新闻照片,为何要造假?造假记者是处于何种目的?其实熊一亮认为简单的一点就是,造假记者知道打捞尸体这个市场比较混乱,确实存在收费高的问题,所以为了揭露这个事实,但是又找不到证据,也许就利用挟尸要价来对打捞行业的披露。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很容易误导大众的。特别是造假照片获奖,不管基于什么目的,都是不对的。

 

 

挟尸要价造假有隐情,完整场景照曝光

挟尸要价造假有隐情,完整场景照曝光
完整的场景应该是:两船合力将尸体牵引到岸边,捞起一具送到岸边一具,再打捞下一具,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