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

(2009-06-22 14:20:53)
标签:

杂谈

   很想写点东西,关于父亲,然而每每提笔,又会觉得惶惑,不敢落笔。怕展现出自己的冷漠,怕把父亲写成几页薄薄的稿纸,更怕把父爱演绎成一摞堆砌的文字。然而我又不甘心,不甘心让那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生根发芽的感情深埋于心,所以,我应该写,趁我还年轻,趁我还可以把一切错误归咎于年轻,为“父亲”这个称呼作一个阐述,作一个归结,纵使不当,也总归还有时间可以修改。 

父亲是一座高大的山,是我牢固的依靠。我尊重父亲且几近崇拜。父亲的话总是我信奉的格言,那是不容许任何人质疑的。每次遇到麻烦,我首先想到的便是给父亲打电话。只要能听到父亲温和的声音,我觉得我就会像不倒翁一样,有支点可以站起来,站稳。而父亲给我的也太多了。

初中的时候,我在父亲任职的学校就读。父亲舍不得让我住集体宿舍,就在他的单人宿舍里给我又加了一张小床。每天,上完课回到父亲的宿舍,父亲总会买好了饭等着我。早饭,父亲买小米粥,用快餐杯。上面的是近乎水的汤,底下才沉着些米粒。父亲买回粥,就直接把上面的汤水倒进自己的碗里,剩下米粒都在我用的餐杯里。很多次我跟父亲说,把粥搅一下吧,父亲执意不肯。

上了高中,离家远了。但每个月,父亲都会去看我。每次都提着一大包我爱吃的东西。父亲是那么细心,只要我提过一次就忘不了,我爱吃的东西,每次都会带上。高考前那半年,父亲每个周六的中午都准时地出现在教学楼下,交代几句,把东西给我,就匆匆离去。直到高考结束,从没间断过。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每次都要在教学楼前等一个小时,直到我下课。父亲一直跟我说的是,他刚来。因为怕耽误我的时间,父亲总匆匆离去,却要在车站等两个小时才能坐上回家的车,而父亲一直告诉我的是,他急着走,去坐车回家。我的高考成绩并没有和父亲的付出成正比,因为我的贪玩和不在乎。其实,愧对父亲的又何止这些?实在太多了。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为一种不应有的感觉苦恼并内疚着。我尊重父亲,但又同时轻视着我的让我尊重的父亲。父亲长得并不高大,跟帅气也丝毫不沾边,即使当了校长,衣着举止也还是有点邋遢,这同我心目中的理想父亲形象相去甚远。不仅仅是外表。母亲常说,我长得像她,而骨子里整个就是父亲的翻版。的确,我性格中的孤僻、怯懦、冲动都是父亲的投影。很长时间,我都在为自己的性格苦恼着,而在父亲那儿,我经常像见到了自己:我一面自卑着,一面也就同样地轻视着父亲。

  和父亲的关系总是这样客气而生疏。偶尔翻开相册,有张十岁的时候和父亲同游刘公岛的合影。照片上的我亲昵地挽着父亲的胳膊。看着看着,竟有些恍惚:父亲和我,真有过如此的亲密吗?至少从初中到现在,留在我印象中的只是严肃的不苟言笑的父亲。也曾羡慕过那些和自己父亲亲密无间的人们。读过太多感人的故事,它们总是讲述被感动的儿子或者女儿怎样轰轰烈烈地与父亲激动相拥,我以为我也会有一个故事,所以我等待着能让我感动,让我豁然开朗的那个契机,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才发现,我没有故事。又何必有故事呢,作为女儿的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和父亲这样的生疏的关系也变成了习惯,习惯到可以体味到生疏中蕴含的细细微微的温暖。甚至有些时候,还能够和父亲坐在一起聊聊天。父亲渐渐老了。老人与小孩是人生的两端,活到最后,也许老人就又变成了小孩。父亲还不算老人,但却越来越像个小孩了。有时候故意和妈妈斗气,神情得意的就像打了胜仗的孩子。有时候在我看肥皂剧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坐到我旁边,并且突然发表一声议论吓我一跳。有时候自己哼着流行歌曲,天知道父亲唱歌是多么稀罕的一件事。这样的细节很多很多。我不希望父亲就这么老去,他还不到六十岁。然而这样带点孩子气的父亲又是那么地让我心疼。那个爱字尽管从来不曾说出口,却一直盘旋在我的心里。

  长这么大,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什么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话;我高考失败的时候父亲也没有像所有感人的故事说的那样对我苦口婆心谆谆教导,而是直截了当地给我一顿狠狠的训斥,斥责我让他丢了面子;父亲也爱跟我说,以后不要当老师了,太累——这似乎有损父亲教师的形象……父亲从来都不是一个伟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做着普通的事,有着一个普通的女儿。这些与我来讲,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父亲的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