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在家的日子,习惯用电话和亲人朋友交流,电话费便如流水般地从窃窃私语中流失,看着数额好大有账单,愧疚地想,明天决不再多打一个电话,可明天的明天依旧手握电话谈笑风生。
打得最多的电话的人,当然是我的母亲,那个住在老家的母亲,那个憨憨的可爱母亲,她一生没有什么朋友,她从来在人前不大说话的母亲,她喜欢把儿女们用电话牵在两端,虽说,她耳朵有点背,可她听电话的感觉却是很敏感,她会从儿女们的声音中判断出我们的快乐与忧伤,生病与健康。同样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也会从她的声音中知晓她的情况,适时送去我们的关心。于是再远的路,只要一个电话,便会与母亲在一起,便可以要母亲那撒娇,母女俩就会像过去一样融在一起。打电话,是我和千里之外的母亲每天必做的功课,为能听到母亲的声音,知道她老人家安好,才能让我快乐,因为母亲一人在家,寂寞孤单的日子有我的声音陪伴,也许她会感受到幸福。
除了与母亲天天的相牵,再就是用更多的电话沟通与朋友的联系,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生活,在交流中通过电话让我学会了倾听,学会替朋友分担忧伤,一个电话,一种声音,就知道他们幸福与否。
其实,朋友们都很忙,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与我交流,更多的时候是在他们不快乐时,喜欢向我这个没事可做的人来讲述痛苦。有一个朋友,那段日子一直不快乐,有一天她发现还可以有人听她的唠叨,她就喜欢天天给我倒她的苦水,大到单位,小到一个东西,天天重复着同样的话题,我不管她讲多少遍,都会微笑着倾听,用我的温暖来安慰她。渐渐地,她从她的唠叨中走了出来,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心又可以快乐地呼吸了。于是她便离我好远,不再有述说。
没有她的声音时,我忽然有点不习惯,有时我会担心她的近况,会怕她不快乐,于是那个午后,我怀着一份牵挂拨通了她的电话,那头传来:找谁?有事吗?突然心让什么撞击了一下,有种凉意从心中涌出,我以为自己拨错了号码。
这样的声音给心带来了不适,没想到声音能有这么大的作用,难怪常常会听朋友说,你的声音好听,给人一种温暖。也许是自己的声音是有温度的,所以别人从中感到了欣慰。可那天听到那么冰冷的声音时,我才知道,一切都是相互的,连声音也不例外。
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句话说,“心有几层”,我想声音也有几层吧,亲切温暖的,冰冷忧伤的,娓娓动听的,还有就是机器冷漠的,不管是那种声音,就会有不一样的感知,就会知道什么是值得自己等待的,值得与之交流的朋友。
也许是因为自己并不是心理医生,并不能只用职业的心态去倾听别人的声音,容纳别人的不快,我也是有快乐,有忧伤的,我也喜欢与朋友互享互担快乐与忧伤,不希望有一天听到一种没有任何温度与表情的声音,让自己因那种声音不快乐,就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头,吐不出的感觉。
声音是互动的,快乐,忧伤。声音是有回声的,回声在心,一切的感受只有心最明白。
电话可以传来不同的声音,可不管你快乐与否,与人交流时,请带上你的心,用你的声音,用你的感受与人交流,述说快乐,收获快乐,述说忧伤,化解忧伤,让你也成为别人快乐与痛苦时的驿站,否则就悄悄地自己品尝一切,用眼下这句“非诚勿扰”的流行语来管住自己,这样也是一种不错的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