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的意义
(2008-08-26 11:24:22)
标签:
杂谈 |
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在大山里体验生活的散文,那大山还仅仅是挨近城镇边上的大山,除了铁轨边能感受到一些说不出的荒凉,别的地方还没有这样的感觉。哪怕是山峦处弯曲的小道,还是路旁直立的悬崖,对你都充满了惊奇和刺激,对一个匆匆的过客来说,带着旅游的心情,不会去承受那份无来由的荒凉。一进农家小院,这特殊又陌生的感觉就消失了,渐渐地被一种厚重暖实的感觉所代替。
开始不明白,就老想寻找到这种感觉从哪里来,呆的时间长了,慢慢就体会到了。这种厚重暖实的感觉来自农家院里的每个人,从他们身上散发的气息,你能感受到有一个家这样地存在着,它是院里和院外所管辖范围内的主宰,家庭的每一份子,都操持着自已每天的命运。他们到遥远的山谷下,走过的路如同大山深处伸出的石头树根,细长而狭窄,双肩担起那沉沉的水桶,是打回来的生命之水。每天如此,每一次都是生与死的抗争。如果没有井水或者河水,吃什么呢?这就是最原始的生存法则。城里的人们只需要扭开水龙头就可以了。
清凉的水在路上活蹦乱跳,担回家倒在水缸里,一天的生活才真正开始了。稻田在阳光下,干渴着一张嘴,施肥,撒药,栽种。这时,人也是饿着肚子的,到了午后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赶紧填饱肚子,再回田梗上,而吃晚饭时差不多就是深夜了。太阳就是指南针,在这里没有明显的时间区别,也没有人会告诉你天亮了,该作什么;天黑了,要记住还有什么没作。事情是永远都作不完的,即便是果实已装满了箱,地上仍然有需要根种的农物。你站在农家小院时,门口的树比哪一边林子里的树都显得悠闲,而且一直在遥望,遥望山那边顶着夕阳回来的主人。你可以从那些辛苦劳作的农民身上体会到,原来这就是生命的本色和呈现出的巨大能量。
自此以后,你端起饭碗,这碗比在城里时端的碗要沉,饭米更香,菜下到肚里,回味着多了一些迷惑,在城里的家中,我怎么会给这些新鲜的蔬菜下那么多的调料,没有得到可口的味道,原来这份本味才是世上最好的菜肴。
夜晚的山风,会轻轻地吹过来,不像白天那么猛烈,有时会刮得你胆战心惊,走路似在飘,你会安静地酣睡到天亮。天亮时,你发现真的不该天亮,因为,满天晶莹的星星不见了,出门后,又发现天亮了,外面的一切更美。等你在这片美色中想留下什么记忆的时候,忽然发现回家的时候又到了,这时候,你会觉得很尴尬,真想留下不走了,但这里又不是你的家,它属于能担起那块土地的一切。
在一户农家院里,如果有一位成年汉子要离开家到外面去闯荡,就等于是把家里的生死和自己的生死都挂在了悬崖边上。因为家中少一人,将意味着巨大的收获风险,年关的时候可能全家都要饿肚子,存不了积粮,但最受损的是孩子也变成了劳动力,读不了书,又担不起家里的重担。闯进城里的农村汉子,要是没有找到挣钱打工的地方,就成了一个标准的城市边缘人,自身的祸福很难保证,因为没有后援,更不用说在闲着时帮家里再干点农活。所以,当你碰巧看到一个成年的农民要离开自己相依为命的家时,就可以从家里每个人的脸上,那份沉重的表情里发现,生命是如此的顽强,又是如此的脆弱。
果实对农民来说,里面包含的不是收获那片荒凉与沉寂的心情,也不是向天祈求所带来的滋味。一棵树长得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是农民每一天的辛苦劳作,与庄稼一起日晒雨淋的结果。不仅如此,每一颗果实里面都是以生命之水浇灌的,你尝到的甜味,闻到的芳香,无不出自一双勤劳的手,以及在悬崖边上与自然作生死抗争的无名英雄的坚韧。世上没有什么比果实更厚重的礼物,也没有什么比果实更值得人去深思人生价值的东西。珍惜它,就等于珍惜你的生命一样。
果实是天作之物,也是人类智慧与生命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