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2008-05-07 21:12:29)
从伴随着第一声啼哭降临到人世至年届而立,猛然回首,我不禁讶然:几近一半的时间居然花在了路上,而自己却从来未留意这路和路上的风景——行色匆匆,一路走来,忽然到了古人说的这个让男人备感压力的年龄,而一事无成,这才有了对来路的回眸——难道人生之路就是如此吗?只有当我们遇到困难、徘徊不进时才会停下来回瞻吗? 记忆中走得最快乐最舒心的还是童年时走的路。那时的路几乎全是乡间土路,春日青草和野花的清香要么伴着微雨,要么搅着轻尘扑鼻而来,但我们全然不顾,只顾在细雨中打闹,在草地上打滚,一路嬉笑;夏日踩得黄土飞扬,踏得泥浆四溅,顶着烈日、雷鸣暴雨疾奔,一路惬意;秋日撵着落叶,摘着野果,一路喜悦;冬日迎着严寒,踩着积雪,或追打,或滑行,一路兴奋。还有,假日沿着羊肠小道去放牧,攀着崎岖山路去采摘野果,虽说十分辛苦,却是如此痛快和甜蜜,劳动和收获是在其次,大家在一起玩和逛山景才是令人高兴的事。这样一路走到初中毕业。 高中的路走得最辛苦。那时,走得最多的是校园里的三点一线:教室,饭堂,寝室。还有每周回家的路:一二十里、三四十里,步行、自行车,上坡、下坡,寒暑不避,风雨兼行。单调,漫长,辛苦但又充着希望和期待。金榜提名,功夫不负有心人;名落孙山,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路是越来越宽了,越来越平坦了,然而第一次感到了它的艰辛和难走,也第一次遇到了何去何从,有了李白“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行路难,行路难”的感叹;也有了“直挂云帆济沧海”豪气和自我激励……
大学的路是比较宁静和甜蜜的,也是比较孤单和迷茫的。宽阔的马路,高大的梧桐树;曲折的回廊,翠绿的藤蔓;有朗朗的读书声,有指点江山的豪言;有踽踽的独走,有牵手的同行;有彻夜的徘徊,有一早的飞奔;有邂逅,有分手;有歌唱,有啼哭;有追问,有放任……因为此时我们都知道,我们将走上另外一条转折之路——社会之路,那将使我们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然而,对于社会之路的艰难、壮阔、复杂我们往往还是准备不足,直至踏上一条不归路,或走进死胡同时才幡然醒悟。当然,这是少数人;大多数的人包括我在内,都是匆忙上路,努力向前,然而等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发觉走了一条没有风景的路,自己一路走来了,但回头望时,却没有什么值得留恋、骄傲的,只是一路行走而已。有人说这就是人生,有人说这就是命运,因为在社会之路上,往往是路在选择我们,而不是我们在选择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也只有站在世纪之交转折点上的但丁才能发出如此的呐喊,芸芸众生,只有在没有风景的路上继续前行……然而,“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路毕竟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我们并不甘心——我想,这时,我们不免徘徊,不免要回望,于是一些人就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和决心,也就走出了一条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生之路——或一无所有,或应有尽有;或走投无路,或金光大道,但却都无憾。 这就是我们寻求的人生之路的全部了吗?至此,我眼前突然闪现出一幅让我久久难忘地摄影作品:乡间村口的黄土路上,前面是儿子前行的背影,后面是久久站立的母亲瘦小佝偻的身影和凝视的目光……是的,不管我们行走的道路是多么的崎岖或宽阔,我们永远也走不出一代又一代的目光,一代又一代的苍凉,一代又一代的寂寞,一代又一代的传说,一代又一代永不停歇的歌——人生之路不至是为了前行,为了自己,为了成功,还有沿路的风景,乃至更多……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