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的力量——厦航狠抓“三基”建设侧记
(2017-08-15 17:06:49)
标签:
厦航班组建设航空安全工匠精神精进工程 |
分类: 拿来主义 |
狠抓基层、打牢基础、苦练基本功,把班组建设成为坚守安全底线的坚强堡垒,这是民航局指出的安全工作关键所在,也是厦航安全管理工作推进的路径和方向。近年来,厦航将狠抓“三基”建设、强化班组管理作为重要抓手,从机关到一线、从管理干部到基层员工、从日常工作到体系建设,全方位贯彻落实,不断推动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坚持以人为本 锤炼基层班组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抓安全最怕浮在表面,不接地气,一定要把重心和重点下移。”厦航董事长车尚轮认为,基层班组和员工是安全生产运行的直接执行者,是安全工作的根本所在。厦航强调“小班组大管理”,高度重视基层班组管理和员工队伍建设,致力于通过每个班组、每名员工的主动作为,确保规章执行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着力锤炼安全运行的“战斗堡垒”。
今年上半年,厦航在飞行队伍中成立了55个“包教包学”班组,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做好传帮带,促进训练效率和飞行品质全面提升。在机务系统中,厦航将理论研究与班组工作实际相结合,创新性地建立“人因实验室”,研究人为因素在维修活动中的规律,研究控制措施,封堵了20余个易出错的高危情景漏洞。此外,厦航还针对乘务系统的89个班组开展“千人大谈心”活动,了解员工的生活、工作动态,增强队伍凝聚力。
厦航董事长车尚轮向员工承诺:“厦航坚持秉承‘领导为员工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全员为旅客服务’的理念,努力完成安全生产任务;作为我个人,我将永远为大家服务,永远当好大家的后勤部长。”赵东自去年上任厦航总经理后,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厦航全部的分子公司和部门,他说:“多走多看多听多问,心里踏实。到基层接地气,可以吸收到各级干部和员工的‘真气’,获得更大的信心和能量。”只要时间允许,车尚轮、赵东和厦航其他公司领导常常来到一线班组中与广大员工“拉家常”,倾听“好建议”“真声音”,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同时也将厦航的文化理念深深地植根到一线班组之中。
多年来,厦航始终保持着这样的传统:公司主要领导要亲自主持飞行学员的入队仪式,引导其将飞行“职业”观内化为飞行“事业”观;亲自讲授机务员工入职第一课,传承“三老四严”的优良作风;亲自进行乘务新员岗前教育,强调“安全是最首要的服务”。赵东认为,这样可以让员工感觉到公司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员工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为公司工作,也形成了厦航薪火相传的班组文化底蕴。
“家文化”是厦航从领导到员工都常常挂在嘴边的词。通过“幸福厦航”建设,厦航下大力气织就了一张涵盖员工衣、食、住、行的各个细节的网络,开展“红旗班组”“最美家庭”“十佳青年”等评选,让员工感受到厦航大家庭的温暖,自发地把公司当家、把工作当家事、把旅客当家人,为班组注入强大凝聚力。近年来,厦航的员工满意度高达98%,离职率不到1%,飞行员等核心人才离职率更是仅为0.32%,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坚持规范运行 打牢安全基础
作为中国民航最早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航空公司,“一切行为形成制度,一切制度纳入手册,一切手册落实到行动”的“手册文化”是厦航全员的信条,也是厦航打牢安全基础的法宝。
早在创立初期,厦航首任总经理吴荣南就将“墨菲定律”打印给全体员工学习,要求每一位员工走“规范化”管理和“规范化”操作路线,夯实安全根基。1989年,厦航开始吸收借鉴美国波音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以航线维修为试点推行规范化基础管理,建立了工卡制度,形成了厦航规范化管理与作业的雏形,并将该成功经验推广到各部门,使“规范化”意识根植公司每一位员工。1997年,厦航开创国内行业之先河,编写了900万字的公司生产管理手册——《厦航营运总册》,成为厦航“小宪法”,让一切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被民航总局树立为规范化管理的标杆。经过20年的发展,厦航目前拥有各类手册共94种,约1350万字,内容不仅包含飞行、机务、签派等运行管理工作,还实现对营销、服务、财务、人事和行政等所有管理职能的全覆盖。厦航根据公司内外部形势变化,以6个月为期限定期对手册进行系统性更新维护,还会随时根据问题反馈,及时对某些手册内容进行快速更新,确保“文文相符”“文实相符”。
在拥有完善手册制度的基础上,厦航强调“制度高于一切”,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员工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领导首先不做,着力培养“按规章运行,按程序操作,做手册员工”的职业习惯。若员工按照手册操作出了问题,厦航不会给予处罚,而是修订完善手册。厦航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周卫东说:“我们就是要做到遵章守纪一丝不苟,落实标准一点不差,把规章当作不可触碰的‘红线’,不可逾越的‘底线’,保证安全的‘生命线’”。
为扎实打牢安全基础,对于涉及运行的关键岗位,厦航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更是十分严格。厦航飞行员在招收阶段就要经过20个环节的考核,养成阶段要通过12项综合培养,升机长进入条件比行业高200小时,机长平均聘任时飞行经历已达3700小时。在机务维修领域,厦航将民航机务维修的“九字方针”升级为“看懂一条、做对一条、签全一条”,确保飞机不带疑问上天,在2016全球737NG机队可靠性排名中,以高达99.9%的可靠性位居全球第一,荣获“波音737NG机队全球可靠性奖”。今年,由于规范运行筑牢的安全基础,厦航从全球421家航企中脱颖而出,首家荣获IATA颁发的“IOSA杰出成就奖”。
坚持“工匠精神” 苦练队伍基本功
民航局冯正霖局长曾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在今年的民航年中工作报告中更明确提出:“着力加强飞行、机务、空管等关键岗位人员资质能力、基本技能及工作作风建设,积极倡导践行‘工匠精神’,聚焦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
厦航按照民航局的统一部署,大力倡导“工匠精神”,从提升班组长能力、班组执行力、安全防范能力、遵章守纪能力、培训能力以及树立统一的标准规范这“五力一规范”出发,苦练队伍基本功。
2016年3月,厦航启动了针对一线岗位的“金牌工匠”评选活动,表彰基层专业技术岗位员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榜样的力量号召全员苦练基本功,着力培育“专注、专业、精益、价值、极致”的员工气质。
为激发员工钻研进取、提升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厦航还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如在飞行待遇上,打破侧重技术等级的行业惯例,将小时费与排班标准挂钩,“能带谁飞、拿多少钱,能陪谁飞、拿多少钱”,保证飞行员在“多劳”“能劳”的同时实现“多得”。
今年,厦航正大力推动“精进工程”,致力于从飞行员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全方位着力,构建涵盖选拔、培训、晋升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既要让飞行员在专业技术、资质能力上“长本事”,又要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树正气”。谈及推动这一工程的初衷,赵东说道:“我们希望在严把技术能力关口的同时,更引导飞行员从习惯养成、作风建设、树立正念以及利他精神上全方位强化个人修养,以厦航‘精进’的企业精神作为共同信念,在技术精湛的基础上,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和严谨务实的习惯。”
“安全是最大的幸福,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是最大的和谐,确保安全是国家和人民赋予广大民航人的责任。”厦航董事长车尚轮常说。正是近年来坚持立足“三基”,奠定了厦航持续安全、健康发展的基础。当前,厦航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不仅面临着大机队、多基地、跨洲际运行的挑战,快速扩充的新员工队伍同样考验着厦航的管理能力。谈及未来,厦航总经理赵东表示:“厦航的‘三基’和班组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在作风建设、技术能力、系统管控、人文内涵上精进有为,全面筑牢安全防线,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打造‘安全、优质、智慧、实力和活力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