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旅游,大都是名胜古迹文化游。也许走过了几个景点,大家会觉得大相径庭,有些乏味。但我认为每一处都值得我们细品慢游,但中国景点的游客实在太多了,每一处都充斥着满满的游人,严重影响景致,也严重影响看景致的心情。因此,在北京要想安静点游览这些历史积淀后的文化景致,我们还真得趁早赶晚。最好赶在景区开门前第一个进去或者留在景区关门前最后一个出来,在漫无一人的环境下看这些曾经的皇家建筑,会让人浮想联翩,能够静静地看着这些见证了历史,历经风雨、历经劫难后遗产,没有有了游客的喧嚣,会使人更容易感悟到这些历史遗痕的厚重和沧桑。

那天去天坛,我决定趁早。虽然赶在了天坛大门开后的第一批进入,但还是有几批旅行团同时进入,难免让人有些扫兴。


两位老外在认真听导游的讲解,这就是中西游客的区别。


祈年殿是天坛的标志,也是北京的标志,也是中国古建筑的接触代表之一。无论你处于哪个角度看,其都是那么庄肃威严,又那么和谐统一。




雕龙画栋、金碧辉煌,殿堂内外都尽显华丽和精致。



蹲在鬼门关上,低机位看祈年殿方向。

对面则是皇穹宇和圆丘,游客来来往往。

这是天坛的另一处主要景点,皇穹宇。回音壁是北京天坛皇穹宇的环型围墙,当有人站在东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而另一个人站在西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两个人把耳朵靠近墙,即可清楚地听见远在另一端的对方的声音,而且说话的声音回音悠长,非常神奇。




两个孩子的表情和爸爸都一样,嘿嘿,看着挺温情的一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