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对国家大剧院这座建筑褒贬不一,有的人说它前卫大胆的造型与周围的建筑格格不入,有人说造型新颖、时尚前卫,是北京城市建设包容和时尚见证。对此,我更倾于后者的观点。莅临现场,近距离接触了这座饱受争议的建筑后,我更坚定了我对它的态度。当这座建筑出现在面前时,我并不觉得它对周围的建筑会有什么影响,或者是不协调。而相反它造型新颖独特、外观时尚前卫,与周围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的京城景致。

国家大剧院位于天安门广场西端,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拼合而成,前后两侧有块像三角形的玻璃墙面,金属与玻璃的交合,构成了这座椭圆形的巨大蛋形建筑。建筑环绕的是一个环形的人造水面,站在远处,整座建筑就像漂浮于水面之上,水的倒影把这座建筑变成一个完整的椭圆,构思极其巧妙。



国家大剧院,虽然饱受争议。但是已经逐渐受到首都市民的肯定。每当晨曦到来,太阳吐露出最早一束光线时,会有不少的北京市民聚此晨练,围着大剧院环跑锻炼,大剧院俨然已经成为市民晨练的好去处。

这座建筑为市民生活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场所。行走其间,感受艺术和自然的完美结合,是一种美的享受。


经过了夜得沉淀,在安静的晨曦,大剧院与晚上的热闹与嘈杂相比显得宁静和优雅,也更加迷人。

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他采用出了一套叫做“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装置,来确保更加大剧院一年四季“碧水映明珠”的理想成为现实。这套装置从地下水部分和人工湖部分分别抽出一部分水在各自的管道中循环,两个管道在墙体内都呈螺旋状交错在一起,这样,既能互相传递温度,又不会因为水源直接交换而引起浪费、污染。这个装置使人工湖内的水温不致过冷或过热,冬季不会因过冷而结冰,夏季不会因过热而长藻,一举两得。在北京其他湖面都会结冰的冬天,大剧院周围的一潭湖水却丝毫不见结冰的迹象!依然映射住这座建筑的完整状态。



点,线,面构成的建筑,沐浴的金色的阳光下,处处尽显优雅和尊贵。

金碧辉煌的倒影。

据了解,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地面建筑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但其实际高度要比人民大会堂高很多,因为它的60%的建筑在地下,地下的高度达到10层楼的高度。

国家大剧院之最:
世界最大穹顶:大剧院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世界最深建筑:大剧院地下最深处为-32.5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楼的深度,成为北京最深的建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