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的朋友做家务地缝第一袋子 |
http://s16/mw690/4a8a7427hd2d4bdbb650f&690
今天早上,儿子和我说:“妈妈,开家长会的时候把我的课桌抽屉给我整理下。”我没好气地说:“你个懒精,以后成家后会不会说:妈妈来帮我打扫卫生?”
说归说,还是在出门的时候带了方便袋。第一眼瞧见儿子的抽屉,我差点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别人的抽屉干干净净,唯独儿子的又满又乱。我还真有点想不通,我家还是比较整洁比较干净的。我们周末去部队,耳濡目染的还是一尘不染的空间,为何儿子这般脏乱差?
边整理边反思,老人常说:娘懒儿勤快。是不是我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才养成了老公饭后赶紧去捧一杯茶的习惯?才养成了儿子随意堆放书籍把这抽屉当垃圾箱的习惯?往事在脑海里翻来覆去,还真没有找出主动要求他们爷俩帮我干家务的场景。娘勤快儿必懒?生活习惯让他们爷俩有了根深蒂固的认识:反正有老婆(妈妈)会整理的。
抽屉除了皱巴巴的报纸,乱七八糟堆放的书籍还有很多垃圾。随手打开一张废纸看看上面写着什么,结果是包着吃过的口香糖。我皱着眉头把报纸一张又一张地叠整齐,把他的书一本本放好,把垃圾扔进了方便袋。短短五分钟,一叠书一叠报纸和一袋子垃圾就整理出来了。抽屉里顿时整整齐齐,看上去也心情愉悦了很多。
为什么儿子不愿意花这几分钟的时间去整理抽屉呢?我还是反思和检讨自己。
88年,当过校长的父亲辞职下海和母亲一起创业。之前,因为家里的债务母亲一直在张家港打工。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十来岁我就学会洗衣服做家务。因为心疼母亲,家里打扫卫生之类的事情都是由我做。94年,家里经济好转建造了三四百平房的楼房。于是,我在家的每一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扫卫生。我喜欢一尘不染的感觉,有时候妈妈有空扫扫地,我总会批评她这也没有扫干净那也没有扫干净,然后重新打扫一遍。久而久之,家里没人喜欢扫地,用妈妈的话说,扫完你还要扫的,干脆不扫。婚后老公第一次下厨,在红烧鱼的时候放了整整一锅汤,我就再也不要他动勺子。浪费煤气浪费油盐酱醋还浪费时间嘛!久而久之老公养成饭来张口的习惯。他曾经动手洗过两次碗,奶奶老远就喊,别动别动让我孙女洗。久而久之,他养成了饭后泡一壶茶的习惯。至于儿子,小时候拿着扫帚扫地的时候不知道被我抢过多少次。忙碌的我只想到别让他给我添乱,却忽视了从小培养他爱劳动的习惯。
对孩子的人品教育也好,学习也好,我算是个比较负责的家长,可在培养他爱劳动对生活态度严谨这一方面,我很失职。我想起了我的朋友,她每周末会把家里所有的碗和锅都给孩子洗,甚至周六的也留点给孩子。她说第一培养孩子的习惯,第二让孩子知道妈妈就算全职在家也是很辛苦的。看来,我得花点时间花点心思让儿子好好养成一个爱劳动的好习惯。
抽屉的脏乱差是小事,可透过这样的小事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哪些不妥?透过这样的生活小事,我们也可以反思在学习上我们也让孩子养成了拄着拐杖走路的习惯。这里的拐杖指的是家长和老师,比如我家孩子,学奥数的时候时常有点“听不懂没关系的,回家有妈妈教”的心理。
“娘懒儿勤快”,这句话还真值得我们好好反思。无聊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都应该培养孩子自信自立和自觉。
题外话:今天学校开了家长会,我感受颇深,以后会有博文陆续记载。校长讲的关于孩子做“你是谁”还是“成为谁”让我觉得家庭教育任重而道远,可看到孩子的抽屉,我还是觉得我应该从小事做起,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