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闯”完高考关,又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对自己命运的“判决”---高考发榜。高考成绩的公布能给人带来“喜”,也能给人带来“忧”,还能喜忧参半的让你既想哭又想笑。
今天遇到一老乡刚从老家那边过来,刚见面寒暄几句是免不了的。我知道其回家是庆祝其公子“皇榜高中”。由于我离开校园已十余载,对如今的学弟学妹关心太少。晚上吃过饭之后我迫不急待的打开电脑,上百度一找,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令人不敢置信,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XX省2010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发布其中理工类一本分数线为562分,二本分数线为507分,三本分数线为477分,高职专科分数线260分。
哇!260分就可以上大专,能上大专就意味着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接受深造。还记得十年前我的一个同学因为高考得了430分(理科),与高等学府无缘,连建档线都不够,只好背着行囊远走他乡。要是能未卜先知与上帝商量商量晚出生十年该多好呀!
今天高考成绩在260以上都有机会上大学真是令人“喜”出望外,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对发展民族素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大大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促进了教育经济的发展;对建设教育强国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在“喜”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忧”一下?
地球人都知道如今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有报道说名校硕士月薪二千,还有大学生争当捣粪工,甚至于某单位招聘保安开出需要硕士学历才可以报考的条件......我不知道相关人员有没有调查过,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速度一年需要培养多少大学生才是合适的?难道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变成大众化教育了吗?
经济学上有一条很有名的规律----价值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人才相对过剩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及其家庭的付出与大学生的收入不成正比,如今为中华而崛起读书者肯定有之,当然也少不了为“黄金屋”为“颜如玉”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者。人们观念上认为上了大学就应该坐办公室,没有几个人上了大学后乐意去车间做工,没有几个人上了大学后乐意“再回首”---回到“农”门,没有几个人上了大学后乐意拿与中学生一样的薪水.......这些都值得我们“忧”一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