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谷“走四方”户外俱乐部第一站----太后瑞屏山

(2011-03-05 15:41:59)
标签:

走四方俱乐部

太后瑞屏山

户外游

登山

分类: 我的原创

  平谷“走四方”户外俱乐部第一站----太后瑞屏山

                              

                                            作者:王小翼

 

四方,路迢迢,水长长,快快乐乐,一村又一庄。看斜阳落下去又回来,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一路走,一路望故乡,一群热爱平谷家乡的人走在新农村的田野高岗上,我们不迷茫,我们有梦想,梦想走四方。

 

韩磊的走四方,被我改成现在的样子,“平谷走四方俱乐部”带着梦想上路了,第一站,到太后瑞屏山(也就是西山)登山。时间:3月5号上午9点到小渔阳集合。一行13人,浩浩小当向太后开拔。因为是第一次,控制了人数。

 

据县志记载:元代大德三年(1299年)立于太后村瑞屏山大兴隆禅寺,抗日战争时寺庙被毁,碑幸免于难,现存平谷县文物管理所。碑额为“皇恩特赐圣旨译本”,碑阳八思巴文,碑阴为汉文:

靠长生天的气力,托大福荫的护住,皇帝圣旨。

向军官们,士兵们,城子达鲁花赤,官员们,来往的使臣们宣逾的圣旨。

成吉思汗,窝阔台皇帝,薛禅皇帝圣旨里说道:“和尚们,也里可温们,先生们不承担任何差发,祷告上天保佑,”兹按以前的圣旨,不承担任何差发,祷告上天保佑;向在大都路所属蓟州平谷县瑞屏山的兴隆寺,净严都老法严寺等寺院的太章老兴觉二人颁发了收执的圣旨。在他们寺院,房舍里使臣不得下榻。向他们不得索取铺马,袛应,不得征收地税,商税。不得抢夺寺院所属土地,河流,园林,碾磨,店舍,铺席,浴堂等一切物品。他们也不得因持有太章老兴觉二人收执的圣旨而做无理的事。如做。岂不怕?

圣旨,马儿年六月十二日写于上都。刘嗣正书

 

到了太后西山脚下,阳光已经悄悄从云层背后跳出来,不在感觉冷了。四位女士拿着“走四方俱乐部”的旗帜在前,大家兴致勃勃的合影留念。很想把每一个第一次都这样记录下来,留在他日回忆。老宋说,“高级摄影师,看你的了。”

 

“太后西山就在眼前,看谁先登到山顶那个亭子啊!”照完相,静园的张哥,也就是我们的理事长说。大家说好,于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刚一上山,就看到那俩块石碑,经历了岁月的沧桑,看着无数人间悲喜剧,他们已经淡定,也不在乎匆匆与它们擦身而过的人群。其实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在元代是大兴隆禅寺,想象那时香火鼎盛,因皇帝特赐,也可能保佑了一方村民。抗日战争时,因为炮火,神马都成了浮云,只有这些碑默默站立着......我们国家的很多宝贵的历史遗产都毁于战争,于是我们只好,也只能从零开始。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稍作站立,我也开始追赶大部队。这里的村民们用石头修砌了上山的路。我们沿着修好的路拾级而上,心情是愉悦的,看着红彤彤的小野果子站立枝头,我很有兴致的让摄影师照下来,它们可是经历了冬的考验。南山有一条水泥路修到半山腰,像一条玉带缠绕在美女的腰际。背阴处有积雪缠绵不化,这也算当地一大特色吧。站在高处回头看,远山,梯田,还有那一片农庄,都笼罩在紫色的云烟中,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自然景观只有亲临其中,才能感受到她的无穷魅力!这是蜗居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所以要走四方,拥抱大自然。

 

后来,山路越来越陡峭,有的就修在山崖边,近似冬眠的伙伴们,已经绝对拉开了距离。只有坚持锻炼的,还一路向前。我已不胜脚力,腿好酸,像灌了铅一样,喘气如牛,挥汗如雨,只想歇着。小赵说越歇着越累,还是慢慢走吧。路越来越陡,弯腰成90度,就够着前边的石级了。好像蜗牛再爬了。我和小靳说,蜗牛和牛都有牛字,一大一小,却相差万里,人们都想当牛,可是有时却当了蜗牛。呵呵,像绕口令。仔细想,还蕴含着更多哲理,我现在可没力气想了。

 

不断有下山的姑娘小伙,还有比我们起的更早的,不知他们这是原路返回,还是从南边上山,这里下山?不管他们,我们相互鼓励着,一定要到山顶。走不动了,就扶着路边的树木稍作休息。“看到树,你有几种想象?”我对小靳发问。其实问也是白问,太累了,汗湿夹背,只听着自己的喘气声比牛还大。

即便如此,我脑海中还是灵光一闪,树可做栋梁之才;树不像草,不会被人踩在脚下;还有人们在人生的路上时,一定要像树一样,能给别人暂时的依托时尽量伸出援手,哪怕得不到回报。如果能相互扶持,会走的更好!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旧社会老大杜月笙说,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腿打着晃,跌跌撞撞爬到山顶,不对,暂时的顶,前边是一段平坦的路,对面南山就是那个亭子,已经有先遣部队到达,向我们大声呼唤,像是原始的呼唤,远古时代人们没有语言时,不就是这样呼朋引伴的吗?呼喊的人群中肯定有小靳他家的老赵,我说:“郎在南山呼,妾在北山应。小靳赶紧喊啊。”小靳就扯开嗓子喊,哈哈,底气不够,我也试试,近似霹雳声,狼听了也会吓一跳。小赵大声唱起来:“太阳出来我爬山坡,爬到那山坡想唱歌......”

 

有微风吹来,非常惬意,刚才的疲累好像跑到爪哇国去了。路边忽然出现一块大石头,像假山一样层峦叠翠,美女与石头合影留念,也想拉上我。我赶紧跑开,说以前喜欢照相,现在不爱照了,影响画面。我心里再说,这石头要是搬回家多好,奇石啊!

 

到达亭子,胜利会师,我们大声向着周围的山峦呼唤,声音变得洪亮了,同时也在呼唤后边的伙伴,加油啊!摄影师分别给冠军队,亚军队照相,静园夫妇到了,嫂子还手拿一把干蒿子和野草,说是插在家里的老瓶子里,他们除了喜欢旅游,还喜欢收藏奇石和老物件。最后是一个小伙子做预备垫背。可惜还有俩位没上来就回去了。又是合影留念,气气没到的人。无限风光在险峰,不来怎么能领会?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上山怎么不容易?下山的路是往南坡走,相对舒缓,好走多了,我们还加快步伐,跑起来。不远处,西南角有一片新农村的小楼,一排排,在阳光下分外招摇,引人眼球。边走边聊,桃花节看桃花,还有挖野菜,钓鱼,烧烤就排上日程,节目着实丰富,我已经开始期待了。相对活动量小的,还可以让岁数大的朋友亲友参加。回头看,静园的夫妇又去了哪里?好像在很远的那个山口。我说俩个人如果兴趣相投,脾气相投,一说去哪玩,立刻出发。真是神仙眷侣。

 

刚说完,他们出现了。我们说还以为您在山口呢。张哥说,我们有那么差劲吗?

 

不是,我们说您们是神仙眷侣,也许想享受一下二人世界吧。

 

公路在眼前,可是因为有一段积雪,我们小心谨慎的慢慢往下走。这才体会了下山难来。

 

到山脚下,还有很多游客往山上走。有伙伴在购买山货。有黑枣,山楂和干儿,酸枣等等。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里山下有农家院,山上被人修了路,供人们登山,就会不断吸引人来玩。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爬山累了,饿了,到农家院休息,这里的农家饭丰盛可口,10元豆浆随便喝,我体会到牛饮的乐趣,出汗太多口渴,整个冬天都没向今天出这么多汗。真痛快!汗湿了衣服,现在有些凉。饭菜一会儿全上来了,我们开吃,有人提议在俱乐部旗上印上一张大嘴,走四方,吃四方,哈哈,大家全笑了。

又有人说今天是吃龙皮的日子,一查对,二月初一,也差不多。每人拿着大煎饼照一个,我那还有大葱做龙尾。还有煎鸡蛋,那个黄啊,绝对是走四方的鸡才能下的出来。张哥这么一说,大家又笑了。这里集合了60后,70后,80后,还有一个90后,俱乐部第一次活动,很多都不认识,可是因为相同的爱好,聚到一起,很快成为朋友。这顿饭吃的真高兴!

 

大家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宴会”,返城。期待“走四方俱乐部”第二次相聚......

 

 

 北京的第三场雪中......

 父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