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俩千俩银子吃三菜一汤

(2007-11-21 20:19:02)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人文/历史

分类: 人文历史----美文
    著名作家熊召政写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非常真实的再现了明朝的一段历史,张居正作为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理政十年,整饬吏治,整肃教育,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该书曾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湖北省政府图书奖,并以全票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今天在这里我先不说张居正,我想介绍一下老神仙宴,花俩千俩银子吃三菜一汤,这是多么奢侈的一顿美味佳瑶啊!三菜一汤吃什么呢?谁这样吃呢?又由谁来买单?我是带着这些疑问往下看的。
 
    话说“万历皇帝朱翊钧听了小太监孙海的建议,要在大内展现棋盘街的商业繁华,让深居大内的上万名男女内侍学着做买卖。这本是一件好玩儿的事,两宫皇太后平常都闲得无聊,一听这建议立马就产生了兴趣,并催着赶紧筹办。”
 
    大太监冯保命手下秉笔太监张宏领着内官监几个管事牌子具体操办此事。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便选定了在东长街搭盖棚屋等临时建筑,定于六月十日开街。”
 
    这天,皇上和俩宫皇太后来看热闹,他们先吃了魁龙珠茶,你道是什么茶?这茶“实际由三种茶合泡而成。它们是浙江杭州狮峰产的龙井,应天府茅山产的珠兰,以及皖南黟县产的魁针。三种都是绿茶,但香气与味之厚薄都有差异。将它们掺在一起,香味就格外不同。魁针之魁、龙井之龙、珠兰之珠,合起来就是魁龙珠。老茶客都赞这魁龙珠是一水冲三省、香透九重天。”
 
    众人都夸好。
 
    喝完茶,她们又到街市上转了半天,看了不少稀罕。已经到了中午,皇后要回宫用膳,歇息。客用建议去老神仙酒楼吃顿便饭。
 
    虽是临时搭建,这座酒楼也是处处显出富贵的气息,原来武宗皇帝也就是万历皇帝的曾祖父吃完这里的三菜一汤,认为是他吃的最好的饭食,能吃上这么好吃的东西,也算是老神仙了,此后店名改叫老神仙。
 
    叙叨了这些,我要说这三菜一汤了。三菜一汤吃的是:“一盘豆腐,一盘瓜籽仁,一盘青菜,一碗汤。”
 
    怎么就那么贵呢?不会是坑人的吧?赵丽荣不就去一个坑人的大酒楼“打过工”吗?
 
    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这盘豆腐是‘画眉的脑髓’,要俩千多只,一只画眉的脑髓比一滴露珠还少。吃起来鲜腻到极致,用不着咀嚼,只舌头轻轻一抿,这豆腐就滑下了肚。食管里留下一种清凉的感觉。
 
    瓜籽仁是‘八哥的舌头’,要一千多只。八哥身上最好的肉就是舌头,取了舌头,肉就不好吃了,当时为逮八哥,要几十人忙乎半个月。
 
    第三道菜‘雪龙须’,“采自西域昆仑山的千仞雪壁之上。以每年十月采撷为宜。这雪龙须有一个特点,就是任何时候都保持碧绿的颜色。因昆仑山常年风雪迷漫无路可走,采雪龙须的人十去九不回,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雪崩压死。惟其如此,雪龙须的价值才大大超过银子,一斤银子只换得回一两雪龙须。”
 
    最后上来的是汤,叫‘龙泉汤’。是用雄鲤鱼制作的。
   
    大太监冯宝介绍说:“这道汤用料虽然普通,但做工却很特别,先把一只瓦罐支在明火炉上,里头放的是清水。瓦罐顶上有一根绳子垂下来,下端安一只勾子。待瓦罐里的清水煮沸,厨师就将一条活蹦乱弹的雄鲤鱼捉起,用钩子勾住鲤鱼的尾巴,让它的头对着瓦罐,鱼嘴隔滚水大约一寸距离。瓦罐里的热气冲上来,鲤鱼烫得难受,扳动之中,嘴里便会有涎水滴出。须知这涎水是鲤鱼的命汁儿,若不是遇热扳命,这涎水是决计滴不出来的。如此折腾不了几下,鲤鱼就会气息奄奄,此时它的命汁儿也所剩无几了,厨师便把这条鲤鱼换下,再勾上一条新鲜的。待这条鱼的命汁儿滴得差不多了,再换上一条,如此换上换下,像这样一碗汤,大约总得二三百条雄鲤鱼。”
 
   吃完这一顿稀罕,到后来买单引起争执。皇后要买,皇上自然说要孝敬母后,他要买;大太监冯宝却说,这顿饭由他来孝敬两位太后与万岁爷。
 
    皇上来一句,今天吃大户。太监付帐离去。
 
   这为后来埋下伏笔。



   大太监冯宝在这次集市除了请客还送皇太后字画,轻轻松松的花了一万俩。他一个司礼掌印,一个月的俸禄,不过一百多两银子,外加一百多石米。一顿饭要吃去他十年的俸禄。一琢磨,就觉得这里头有鬼。
 
    冯宝后来被抄家,抄出很多黄金白银珠宝玉器房产,折合俩百多万俩银子,大概等于前朝隆庆年间,朝廷一年的赋税收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