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鲍贴吧里,有这样一个帖子-----
对于小鲍在日本公开赛首轮的失利,想必许多鲍迷都很失落,很难过。痛定思痛后,我们是否可以思考一下鲍迷也该为小鲍做些什么了?或者说改变些什么?
每次比赛前,球迷都对小鲍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赢了球,我们欢呼雀跃,期待下一场的胜利。输了球,大家就郁闷至极,把希望寄托下一次。就这样,年复一年,大家无数次经历了从愉悦到伤心,从郁闷再到惊喜,这就是体育竞技带给我们的不同的人生体验。也因为有了小鲍,生活充满着激情和斗志,更多的是希望。
即使懂得“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大家也宁可承受失望所带来的苦痛,也不愿意放弃对小鲍的希望,这就是鲍迷棒打不散且越来越壮大的根源所在,痛并快乐着,也是小鲍乃至体育带给我们的魅力,我们都在享受这些。
但是,说到底,球迷不是小鲍本人,无法体会他失利后的心情,但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你是小鲍,承载着这么多喜欢他的人的鼓励和厚爱,背后那么多期待的目光和关注,他不想赢吗?当然想赢,就是太想赢了,输了之后才更失落。这种绞心的痛,球迷可能会理解却是无法亲身体会的。
鲍迷大多不是专业运动员出身,更不是他的教练,不能帮他分析输球的原因,无法解决赛场上的问题;球迷也不是他的亲人,不能去安慰他,即使能去安慰其实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那我们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想,现在应该是为他减轻压力。他背负的压力太多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中也有FANS们给他“施加”的压力。FANS们对他的期望就是无形的压力。虽然他训练任务重平时估计很少上网,但FANS对他的支持,他是能感觉到的。他越感受到鲍迷的支持,就越想赢球来回报。越想赢球,给自己的压力就越大。压力大了,往往适得其反。于是球迷们看到的往往不是他笑到最后,而是以沮丧告终。
所以,我觉得从现在起,FANS们是否可以用平常心去对待小鲍,支持小鲍。比赛前不要再抱有太大的期望,只要打出他的最佳状态,这就够了。让他去真正地享受羽毛球带给他的快乐,让FANS也已轻松的心态去体会羽毛球的快乐,而不要过于在乎他的输赢。尽力了,就对得起FANS们了。记得有人说过:“努力,并顺其自然”,不妨大家也试着努力地用心地支持他,但结果就顺其自然吧。大家认为如何呢?
为他减压,从鲍迷做起吧!
看完文章,我有很多感触,何止是小鲍一个运动员啊,为了2008年奥运会,所有备战奥运的运动员们,都承载着太多太多的东西了。祖国的荣誉,家人的厚望,FANS的期待,所有聚焦点都集中在这些备战奥运的运动员身上。昨晚收看了一场很精彩的奥运主题晚会,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并不是那些拥有奥运金牌的巨星们,而是那些默默付出汗水的陪练和跌倒又爬起继续前行的运动员.
全国有2.3万名运动员备战08奥运,能拿到奥运金牌的只是凤毛麟角.他们是努力的,优秀的,也是幸运的.随即会成为商家,媒体和观众们的宠儿.诚然,体育就是一个竞技场,运动员个个都是角斗士,笑到最后的是胜利者,谁又能会想起那些失败者呢?说狠一点,现在的社会,有点"弱有强食"的感觉,无论哪个领域,你成功了,你就是爷爷,你失败了,就会被贬为一文不值.如果大家都这么想的话,是不是太功利了?太实际了?
事实上,那些没拿金牌的运动员,同样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学习.还有那些教练,陪练等等,没有他们的付出,也不会有光环鲜花笼罩的冠军们.每个即将参加北京奥运的运动员,要比任何一届的运动员压力都大。在家门口比赛,在家乡父老面前比赛,谁都想赢,谁都想拥有这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荣耀.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营造奥运气氛,所有的活动也都是以奥运为主题.多么其乐融融,生机勃勃的景象啊,越是强调家门口的比赛,我们的运动员压力就越大。
所以,我觉得鲍迷减压论是值得提倡的,
虽说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的,但作为爱护他们的亲朋好友们,我们也该为他们设身处地地考虑.在临近奥运的300天里,还他们一个宽松的空间,告诉他们,只要努力了,做到最佳了,就不要考虑成败与否。无论成败,你们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英雄。
放我们的宽容去保护他们,放我们的真心去鼓励他们,让他们去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真正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