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电影的现实忧愁(臧杰访台湾电影教母焦雄屏)(三)

(2006-11-30 23:04:27)

中国电影的现实忧愁(2006-6《收获》《一个人的电影》专栏)(三)

                  焦雄屏   臧杰

技匠大师来之不易

 

臧杰:你看,蔡明亮、杨德昌、侯孝贤、陈国富、张作骥这些导演似乎都在一种比较自主化的状态中在拍电影,你觉得台湾电影这个市场,会不会出现像陈凯歌、张艺谋这样慢慢向商业电影转型的导演呢?现在有没有存在这种潜质的导演呢?

焦雄屏:老实说,没有。这个牵涉到要培养技匠性的大师出来,(不但)技术很好,(而且)能够适应各种类型,就像美国那些黄金年代的片场导演一样。培养这样的导演,台湾没有条件,我们没有完整的电影教育,没有北京电影学院。台湾对比香港,香港没有学院派的训练,但它有产业界的训练,它有足够的产量,让年轻导演在这个产业中间陶冶、培育自己的技术。台湾两个都没有。台湾的电影是手工业,而且是小规模、小格局的手工业,有一顿饭吃没一顿饭吃的,是培养不出优秀的技术人员来的。学院上的训练和产业上的训练,这两种教育方式台湾都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冒出一个很棒的技匠性导演,除非是天才。

臧杰:那你感觉李安属于哪个类型的?

焦雄屏:李安的技术是从美国磨练出来的。他是哪个类型呢?他是折中的。他为何能从美国众多导演中脱颖而出,一方面是他非常善于拍类型电影,非常稳妥地奠基在类型电影之上,或美国产业的位置当中。另外,这个人有非常强烈的、完整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源自他对于家庭的执著,他对父亲爱恨交加的感情。在他的电影中,父亲或者是权威对小孩子的道德压力,都非常清楚。他还有非常坚定的儒家中庸文化,(这都)使他有非常坚定的电影观。

我觉得,张艺谋和侯孝贤各自的特点,在李安身上兼而有之。李安能够在西方电影体制中显现出一种出尘的个性,他的东西为什么可以感动或者超越国界,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兼容性。

臧杰:你有没有在台湾呼吁一些导演,到美国这样的国家去做一些技术上的训练?

焦雄屏:我也写过此类的文章。我希望台湾的年轻人,学电影可以去美国去法国,也可去香港从场记或者场务做起,如果你要搞创作,就要从基层开始不断地磨练。如果张艺谋当年没有那些辛苦的棉花厂时代,没有在那儿琢磨用他的海鸥照相机左一张右一张地照相,不见得以后会有他在视觉上这么高的敏感。

臧杰:如果说“第五代”的陈凯歌、张艺谋是那种技匠性的导演,但你看,第六代的内地导演崛起却在气质上与台湾导演具有某种相似性,他们大多也是执著于文艺片。而这种执著,也造成了他们在市场上的影响非常薄弱。这一现象,也导致了好像内地电影每年都要靠陈凯歌、张艺谋来撑场,如果没有他们,好像今年的电影市场就显得挺寂寞的。

焦雄屏:(打断还有周星驰啊。(笑)

臧杰:你觉得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是不是也会出现台湾电影这种状况?你觉得贾樟柯、王小帅、章明、甚至包括陆川在内,是不是更接近于杨德昌、侯孝贤、蔡明亮呀?

焦雄屏:是的,是的。

臧杰:那你觉得,内地电影是不是也将面临着台湾导演所遭遇的尴尬局面呢?

焦雄屏:不会。因为我觉得产业规律的雏形已经在形成当中了。如果这个规律的大潮到来的时候,所有人会重新洗牌。今后,贾樟柯或王小帅或章明或娄烨,这些导演拍自我电影的空间会大大减少,他们的投资会从哪里来?不是说所有的投资人丢钱只是为让你去得奖,因为电影要看它的回收嘛。我们真正来看看贾樟柯的回收是什么?《世界》的票房好吗?相当差嘛。相当差还有多少人愿意投资?如果法国人不给你钱怎么办?蔡明亮、侯孝贤都已经面临了投资的困境,法国人也不是次次都给你啊,他们有时候也会把钱调给伊朗人啊。

没有那么多的空间或投资提供给你来做个人的东西,拍一个电影只是为了你自己?这个空间一定会压缩到没有。他们自己也会吃不住的。贾樟柯都跟我说,他要找朱丽·庇诺什。朱丽·庇诺什会让你随便投资吗?我觉得不可能。商业电影其实是非常严格的,我一直觉得,商业电影比艺术电影难做。

臧杰:他们一定会转型吗?

焦雄屏:我认为,一定会不断有被淘汰的。谁会被淘汰很难说。目前暂时还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还得过一些奖,中国也有一些人有一些钱,在等投资对象。但当产业规律稳固下来之后,两种极端会慢慢松动。不一定电影要拍动作片、武侠片,电影的成本要高到那个地步,大牌明星要多到五六个,就像《十面埋伏》那样,靠大牌明星来撑一个电影。商业大片也应该有其他的条件。同样,你也不要走另一个极端,不在乎观众到极点。

臧杰:你觉得目前中国内地的第六代导演,谁有这样的转型资质呢?

焦雄屏:未为可知。我不乐观。我只是认为极端艺术电影的空间会越来越狭窄。我觉得,只有等到产业化的机制建立起来之后,才后出现多元的诞生。那时,才会允许有一部两部讲究艺术气质的电影存在。有的是讲究中产趣味的,如李安,有的则是讲究大众趣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