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宫殿的"忧郁"展

(2007-01-08 16:55:02)
分类: 海外暴走

写于200614日。

这回去巴黎,因为天冷,没有玩什么地方,只是去了大宫殿看MELANCOLIE(法文:忧郁)展。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门口排着好长的队。但是想看就要排啊,那就排呗。谁知后来开始下雪,又刮风,而且越下越大,哎那滋味,在上海可从来没有这样过。

排了两个小时才进入。票价要8欧,还是青年票。不过一圈兜下来,觉得还算值。这个展名为“MELANCOLIE”,自然展出的物品都多多少少与“忧郁”有关。它汇聚了欧美从古希腊时代直至21世纪的各种体现忧郁深沉的绘画、雕塑、工艺品等展品。其实在我看来,这里“忧郁”的范畴是被扩大化了,不少作品一看并不忧郁,而是一种博大、深奥,甚至玄妙,比如一些宗教绘画,上面画了好多类似中国牛鬼蛇神、黑白无常的怪人,看了让人怕怕的。我自是不懂其中含义,也许在西方人看来,宗教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令人觉得忧郁吧!另外还有不少科学器材展出,类似浑天仪一样的东西。呵呵把这个也归入“忧郁”展了,难道他们觉得研究科学也是一桩忧郁的事吗?也许,人学问多了自会产生一种忧郁深沉的气质。我且这样理解。

展览80%的作品都是绘画大部分是古典的,现代的极少。我总结了一下,好多画是怎么表现忧郁的呢?就是一个人低头,作沉思状,类似于罗丹“思想者”的姿势。哈哈,和我没来前的猜想不谋而合。

我在展馆里流连了两个多小时,觉得挺尽兴,东西很多,很适合我的好奇心,之前痛苦的排队也值了。

这回看展览,另一使我感叹的,就是巴黎人对艺术的态度。从一开始,大宫殿门前排起的长队就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上海,除非是看“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国宝,参观美术展是从不需要排队的。而这里,到了里面,人也相当多,大家静静地、有些虔诚地端详着一张张自己欣赏的作品,而且很守规矩,我几乎看不到有人拍照(于是自己也彻底放弃了偷拍的念头),取而代之的是一支笔和一本本子,不时地记录着什么。他们那种认真细致的态度令我颇为触动,上海与巴黎人文素质的差距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难怪好些法国人总是自高自傲,他们的确有在外国人,包括中国人面前骄傲的理由(我指在某些方面)。

看完展览,因为下雨,我早早就回去了,亚历山大三世桥只匆匆望了一眼。有些可惜。不过没关系,我不久就会再来的。

 

 

冬日巴黎

大宫殿的"忧郁"展

 

清冷的香榭丽舍

大宫殿的"忧郁"展

 

GUCCI店

大宫殿的"忧郁"展

 

美术馆前的队伍

大宫殿的"忧郁"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气球与石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