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六期“深圳晚8点”葡萄酒生活教室

(2009-07-25 23:09:20)
标签:

葡萄酒生活

葡萄酒消费

文化

进口葡萄酒

葡萄酒

方军

分类: 美酒生活

第六期“深圳晚8点”葡萄酒生活教室    今晚,第六期“深圳晚8点”葡萄酒生活教室准时开讲。现场吸引了部份市民及葡萄酒爱好者的积极参与,作为一个葡萄文化普及传播的平台的名声与作用,就象这夏天的深圳气温,“蒸蒸”而上。
    本期活动依旧由葡萄酒业资深策划人鹤翔先生主持,百尝老师和俺做此次课堂的嘉宾。其实谈不上教学讲课,不过就是近距离和大家聊聊葡萄酒。有些基础知识尽管重复再讲解,但仍百侃不倦。此次葡萄酒生活课堂主要是和百尝老师聊聊些彼此在国外的葡萄酒旅行经历和心得。
    谈酒基本上就得谈到饮食。作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葡萄酒在法国、意大利成为最好的佐餐“伴侣”。百尝老师刚刚从法国回来,感触颇深的谈到,目前中国人学习与热爱葡萄酒的热情,当然最重要是消费葡萄酒的趋势,让高傲的法国人也得尊重几分。而且目前流行在中国,一些超市专卖店里陈列的一些顶级佳酿,连法国很多普通老百姓都没见过,算得上中国人比他们更幸运了。一个国家的葡萄酒如同其气质,就如百尝老师感触巴黎如同一个沧桑少妇,需要慢慢去了解和感受,而德国就象一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充满清新的气息。

    我也曾经去过意大利、西班牙和巴黎。其实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外们对生活的心态。甚至有些羡慕,即使在很多人眼里法国人和意大利人是出了名的懒散。但从他们的神情与状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无论是普通工族百姓还是权贵达人,从每天的晚餐上就可见一斑。对于他们而言,晚餐是一天最重要的时刻,和家人和朋友和爱人,谈论无数的生活的、政治的、感情的等等话题,享受人生时光片段。通常一段饭下来,没什么菜,酒倒一直没停,就这样大概从晚上7,8点喝到11、12点,有者到2,3点。开始颇不习惯,加上每天白天的奔波于酒庄的劳累,终于在连续如此这般那般二天后,居然在饭桌上打起了瞌睡。因为提早离席显得不太尊重,后来干脆拿上笔记本随身吃饭,边吃边聊兼处理自己的“工作”,以对抗瞌睡虫子来袭。而且相对于假期,他们不会加班挣外快,而是随家人朋友们去度假。这点上,使我感触在中国,叫生存,在法意叫生活,这倒与钱多少无关。我们总在忙碌的,勤奋着……

    百尝老师说现在法国送礼如果想不到送什么好,一般就送香槟,既有格调也不失礼。当然香槟对于普通的餐酒而言,就象中国人送礼送五粮液茅台比较好使一样吧。

    虽然目前葡萄酒,包括进口葡萄酒在市场上,无论是在品种、品牌、价格、口感等方面已是丰富多样,多有选择。但还是出于不了解葡萄酒相关知识,觉得太过高雅神秘,或者过大片面偏信健康养颜的功效,面临是关键的问题——如何挑选/消费适合自己的葡萄酒。当然无论是从价格还是口感,葡萄酒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就是一酒饮品,一生活消费品。开瓶闻起来,到嘴巴里觉得喜欢,接受就可以。我曾经建议很多初入者,不要开始就喝好酒(当然有很雄厚的物质条件其他机会除外),而是尽可能去喝足够多、不同的酒。就好比如果拿2万买支拉菲,不如买200支100元价格的酒。其实,也没有什么所谓“专家”,“专家”也是靠时间和学习所积累、沉淀而来。

第六期“深圳晚8点”葡萄酒生活教室

第六期“深圳晚8点”葡萄酒生活教室

第六期“深圳晚8点”葡萄酒生活教室

第六期“深圳晚8点”葡萄酒生活教室

    在这次活动上,市民也非常踊跃提问,都是一些常见的,比如怎样去凭口感鉴定一支酒是好是坏?每天饮用多少量葡萄酒适宜?如何来保存开过的葡萄酒?如何去辨别2006年份与2007份年酒之前的差别等等……都与百尝老师一一做了些回复,这里不多赘叙。

    从感觉上来说,与写文章发表出刊相比,无论是“命题作业”,还是天马行空的侃葡萄酒,无论是文化还是市场方面的探讨与切磋……较喜欢这种面对面交流形式。可以锻炼自己,也能更直接的将自己了解的一些“讯息”做传播。那么,下次“再战江湖”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