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能见度——绍兴酒市调查(上)

(2009-01-04 12:52:21)
标签:

浙江酒市

绍兴酒市

市场调查

酒业

财经

分类: 工作道道场

鉴湖越台  自成一派

浙江能见度——绍兴酒市调查(上)

绍兴酒市概况

  绍兴地处浙江杭甬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人口434万,其中市区人口64万。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如今,绍兴县以高达275亿元的GDP列居浙江县级市前三,浙东地区第一。绍兴市GDP位于杭州、宁波、温州之后列第四,是全国十强市,也是全国著名的全球纺织城与世界纺织品贸易中心。

  绍兴因为旅游资源丰富,加上纺织业等外贸加工业发达,商贸易往来频繁,居民生活水平富庶,所以消费力和购买力比较强,酒水市场也因而较繁荣。目前绍兴整个酒类市场销售消费额达12亿左右。绍兴属于理性消费市场,消费者认品牌,追求性价比的形态明显。除了是黄酒传统稳固的消费市场外,绍兴近年葡萄酒、啤酒增长迅速,而白酒一直比较沉闷。

 

绍兴酒市规模现状分析(表一)

品类

2007年销售额(元)

2007年销售量(吨)

最近三年(05-07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

未来三年(08-10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

主流价位(元)

高档白酒

5000万

60

2%

1%

350-550元/瓶

中档白酒

1.5亿

1300

5%

3%

20-50元/瓶

80-120元/瓶

葡萄酒

2亿

4200

30%

30%-35%

80-120元/瓶

黄酒

3-4亿

8000

10-15%

10%

4-8元/瓶

25-35元/瓶

啤酒

3-4亿

300000

20-30%

20%

1.5-2.5元/瓶

 

 

 

 

 

 

 

 

 

 

 

 

·激烈竞争下的“三足鼎立”   (品牌/产品配图:P1——P8   拼图

  绍兴市场上明显的特点是,哪个版块酒水竞争越激烈,其所在市场就越繁荣,销量会越大,反则弱势之。目前绍兴酒水市场的格局是:黄酒、啤酒、葡萄酒“三足鼎立”,白酒只占一成。

  在酒业,绍兴几乎就是黄酒的代名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传统酿造工艺,成就了绍兴酒作为“国粹”在中国酒业中的地位。绍兴黄酒在绍兴整个工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仅1.5%,但声誉和无形资产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而在全国黄酒的年销量中,绍兴黄酒的年销量也只占到了17%,大约为40万吨,但绍兴黄酒的品质却是其他地方的黄酒所没法比的,所以价格也会相对稍高。据了解,在整个绍兴地区从事黄酒生产的企业共有86家,其中处于鉴湖水系的有45家,其中只有15家黄酒企业可以使用“绍兴黄酒”这一品牌,而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女儿红这四大品牌占到了总销量的80%~90%。不过从某个层面看来,绍兴酒不像是做品牌,而是在做土特产。主要生产企业旗下都有300个子产品,加起来1200多个,形成不了各自在推广与宣传上的核心与合力。所以,绍兴黄酒仍需在“知名的品牌/商标、出众的产品质量和广泛稳定的销售区域及网络”上多下功夫。

  在绍兴市场,葡萄酒的普及率和销量较大,如果做个排名依次是王朝、长城、张裕、威龙。其中“王朝”和“长城”卖得最好,年销售额大约在5000万元左右,其他3、4个品牌年销售额也在千万元以上,一年下来绍兴要喝掉接近2亿元的葡萄酒。目前主要以消费干红为主,起泡酒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而干白销量有一定上升,占到葡萄酒中的10-15%。一般消费葡萄酒会觉得有身份和品位,上档次,但往往一桌喝下来没底,“消费”仍偏高。

  绍兴的进口酒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很多进口酒品牌都盯着绍兴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明显。甚至绍兴外贸企业多,有好事者看好或以为葡萄酒利润,有时候会顺道带进一两个货柜酒。当然进口酒要想进入绍兴,就必须得先砸钱,不管名头有多响,都要从亏钱开始,比如低价甚至免费的试用酒少不了,与酒店、娱乐场所做生意也要有极优惠的合作方式。这点尤其在进口葡萄酒操作上比较明显。而进口烈酒主要集中在绍兴酒吧销售,这与酒吧追求高营业额的操作模式有关。但进口烈酒的市场渗透力不够,一个省才一两家总代。一般多受周边大城市边缘效应影响销售取向。目前主要以芝华士、黑方、轩尼诗VSOP为主,其中黑方因为利润空间相对大所以销量看好。

  在绍兴市场上,外来啤酒品牌正群雄逐鹿,让人遗憾的是虽然在袍江新区有投产山城啤酒却不得势。如今每走进绍兴的一家餐馆,雪花、红石梁、中华、西湖等出现率最高。而走进街头的零售店,K牌、西湖、中华等品牌的啤酒占了绝大多数。雪花、西湖、中华来自杭州,K牌来自宁波,红石梁来自台州,这些品牌基本把持了绍兴大众啤酒市场份额。在酒吧、KTV、夜总会等娱乐场所,知名品牌一统天下,如百威、喜力、嘉士伯、青岛等,虽然一小瓶装330ml售价从10元到30元不等,却仍然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消费口感方面,低度淡爽的啤酒目前比较流行。

  但从总的销售量来看,绍兴一年消费的白酒加上本地酒大概在2亿元左右,在整个酒类市场中所占比例不算高。绍兴的白酒市场氛围自然没有北方好,消费白酒最主流的价位在于20元到30元左右,比如老作坊、泸州老酒坊等品牌。年龄层次基本以40-50岁人群为主,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外来人口。另外一方面,高端白酒主要以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水井坊等品牌为主,但国窖1573和舍得基本看不到影子。可以看出,高档酒市场在A类只接受“川酒”,不接受B类(如古井、汾酒、西凤)其他地区的二线品牌。绍兴地区高端酒的消费群体主要是用于送礼,所谓“买酒的人不喝酒,喝酒的人不买酒”。每逢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节日,高档酒销路就会非常好。当然,近两年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的连涨也会影响到消费者心态上的选择。据当地经销商介绍,张弓、洋河也曾在绍兴风行一时,但市场氛围起来后却经营跟不上,所以起得快也死得快。目前绍兴市场上,金六福做流通,其福酒系主要做农村市场,而其他苏鄂皖系酒品基本少见。更有意思的是,在杭州卖得火暴的伊利特曲和泰山特曲,在绍兴却没什么动静。当然也有经销商指出,中档白酒市场潜力仍比较大,而产品主要定位在“婚、寿、宴”市场。至于本地酒的糟烧和汗酒一般以桶装(2.5L)为主,价格非常低廉,主要以农村市场为主。

 

·独自成派的消费形态

  绍兴消费者比较理性,比较保守,对品牌的认知度较高。这与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底蕴十足,促使绍兴拥有独有的消费文化氛围,自成一派。例如杭州宁波卖得好的酒,不一定在绍兴卖得好。当然,也有经销商戏言:喝酒有时候是需要“拼”出销量,而不是“品”。而这个也与绍兴“慢条斯理”的喝酒的风格有些出入。绍兴消费者一般对酒水的开支选择:在家庭、大众消费3-5元/瓶,在商务、送礼为50-200元/瓶的酒水。

  目前酒楼饭店消费的绍兴人,选择黄酒和葡萄酒的最多,其次是啤酒,而选择喝白酒的人相当少。葡萄酒走俏的原因是因为价位和口味,还有健康和时尚的因素。现在一瓶进价在50多元的葡萄酒也只卖60多元,可以靠薄利多销。而据一些酒楼促销小姐讲,现在推销葡萄酒容易,推销白酒很难,尤其是本地消费者一般不喝白酒,即使有北方的客人现在也多选葡萄酒。另外绍兴是消费黄酒的主场,不少低度黄酒越来越走俏。黄酒对于绍兴人而言已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冬天,许多饭店都需要专门安排人手负责温黄酒。只有火锅店选择啤酒比较多:一方面火锅店消费层次比较低,啤酒的价位也较低,另一方面,啤酒凉可以压压火。对于不选择白酒理由基本是:度数太高伤身体。所以注重饮酒的营养和注意身体健康是影响选酒倾向的主要原因。在市区几家大型超市里,各种价位的黄酒、葡萄酒、白酒丰富齐全,但是卖场销售员均表示,一般白酒买去送人的比较多,而葡萄酒和黄酒自己家里喝的多。

 

绍兴酒市竞争格局分析(表二)

品类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高档白酒

品牌效应,商务活动刚性需要

目前价位偏高、金融海啸下的消费紧缩

中档白酒

 

满足外来人员需要,相比高档酒,经济低迷大环境下消费会增加

不太重视市场;有消费认为白酒度数高,会对身体不好

葡萄酒

健康概念,时尚概念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及多元化的疑惑,消费仍高

黄酒

 

地缘优势,长期消费的习惯和传统,基本覆盖所有渠道和终端。

受其他酒种冲击,尤其是葡萄酒;行业标准是把制约,消费者年龄层偏大

啤酒

品牌效应、市场终端操作较好,营销团队与经销团队配合比较好

受一定的季节影响,比较平民化消费

保健酒

健康与保健概念,品牌效应

市场基数小,老百姓有时候当“药酒”

烈酒

面子,身份,时尚的消费价值认同

市场传言假酒太多,市场渗透力不够

其他(本地低档白酒糟烧)

一般以桶装(2.5L)为主,价格非常低廉,主要以农村市场为主

因为生产成本低,产品品质值得注意

 

 

 

 

 

 

 

 

 

 

 

 

 

 

 

 

 

绍兴主要品牌竞争状况分析 (表三)

品牌

优势

劣势

形成原因

发展趋势

长城

品牌效应,广告宣传,市场操作灵活

内部竞争仍严重,产生内耗,而且销售政策变化快

三大长城未能真正在资源上整合

销售量保持增长

张裕

品牌效应,广告宣传,消费者相信其品质

过分相信自己的“位置”,满足现状

管理体系问题

销售量保持增长

王朝

入市早(十几年),品牌有一定沉淀

业务员少,跟踪服务不到位

销售与管理模式有弊端

销售量保持增长

古越龙山

行业龙头,品牌效应。旗下有多个知名黄酒品牌

南北差异、季节性强,年轻人不喜欢,容易上头。

绍兴酒不是做品牌,而是再做土特产,主要生产企业都有300个子产品,加起来1200多个,形成不了推广与宣传上的合力。

主要企业基建、并购和整合需要时间发挥效应。

与历史沉淀发展有关,包括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传承与发扬,以及口碑的传播

销售量继续保持增长

塔牌

纯手工酿造,走核心客户路线

会稽山

当地口碑好,消费者认同度高

女儿红

群众中的知名度非常高,品牌效应

老作坊

五粮液集团出品,市场力度大,年销售达8000万

产品系主要以中低档为主,在高端竞争上无优势

对五粮液子品牌的品质信任和价格优势

继续增长,但会受到激烈竞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